这一边,茹瑺将一个人情卖给了颖国公傅友德弟弟傅友文,也将人情卖给了凉国公蓝玉。
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而另一边,朱允炆却将郁新招到了詹事府。
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坐着的朱允炆,笑容灿烂。
站着的郁新,愁眉不展。
朱允炆开心,是因为他可以把三院合一这个他引以为傲的想法中最麻烦的一件事情交代给郁新帮忙规划。
这一件事情,便是如何解决钱粮的问题。
毕竟,他之前报给朱元璋的章程,只是一个大概。虽然之前说好了今日朝会的时候要廷议,可是万幸朱元璋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想到了章程上并没有提这一件事情。
不然的话,今日的朝会,怕是要出大问题。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当然,不仅仅是英雄汉会被钱所难倒,便是大明的皇孙朱允炆和詹事府的人才黄子澄、齐德同样被难倒了。
国库空虚,不可能拿出大量的钱来做这件事情。可是钱粮又不可能无中生有……
要说像沈宝库那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朱允炆不想。
他虽然也打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是却不想和百姓们伸手要钱。毕竟,他是皇孙,和百姓们伸手要钱,不像话!
可是不朝百姓们伸手要钱,要怎么办呢?
在这种时候,朱允炆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井田制!
试想一下,一片田地以井字划分出来,中间田地为公田,周边为私田。这样一来,庶民们只需要耕作,其余的事情,像是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一类事情,他们通通都无须担心。
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只是听了朱允炆的说法之后,郁新的脸登时就绿了。
哪怕朱允炆的说法并没有说明井田制,哪怕朱允炆说的是他不收粮、不收租,只是让加入三院的百姓为朝廷劳作,再将百姓们劳作的所得通通用于三院百姓的开支。
可是,无论朱允炆将这件事情美化了再好,郁新还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不过就是另类的井田制罢了。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
没有任何犹豫,郁新脱口而出:“殿下,此举不妥!”
朱允炆正在兴头上,郁新的话,有如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郁侍郎觉得哪里不妥了?”
“井田制!”
郁新的回答,很干脆。
朱允炆脸色不变,只是淡淡的说道:“百姓一生,所求不过是衣食无忧、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本宫的三院合一,让他们能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又有何不妥?”
不妥,大大的不妥。从头到尾,都他娘的不妥。
那个井字,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妥!
郁新的内心在咆哮,可是表现上,他还是只能苦笑着说道:“殿下,井田制乃是千年前周朝之举……”
不等郁新说完,朱允炆便说道:“周礼,有何不妥?郁侍郎莫不是忘了,圣人主张施行仁政,复周礼。”
得,朱允炆这么一说,郁新完全无话可说了。
圣人学说都搬出来,郁新要是再说,那就和谋反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