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难缠的事情如果不能从自己身上解决,不妨想想能否解决其它的部分。赵复想通了,他知道如果要让自己做出选择,无论是哪一个他都不喜欢,那就索性让林思行去选吧。
西北仍然在兰河帝国的版图内,这里不会立国,只是这里的实际掌控者不再是兰河帝国的林氏皇族,而变成了赵复。
头疼的人从赵复变成了林思行,赵复此举便是给了林思行一个台阶下,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逼迫,逼迫林思行承认林昊炎死前的分封,承认赵复在西北的特权。
当然,林思行当然可以无视赵复的做法,他大可以不认可赵复的这种说法,用新皇的名义强硬的要求赵复归还林昊炎赐予他的在西北的权益。但是在这种时刻林思行显然不会这么做,最大的原因便是这样会使他难顾头尾。
不说全部,但至少对于林思行而言,他现在的敌人实在是太多太多,林昊炎就算是死也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毕竟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林昊炎对于如何调动臣子的野心和动力还是十分了解的,他只用了几句话,就在林思行和群臣之间划开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如果可以的话,林思行自然不希望树敌太多。更何况现在赵家摆明了意思要拆他林氏皇族的台,已经公开了对兰河帝国的敌意,还将兰河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中州铁骑控制到了自己的手里。对于现在的林思行而言,光是对抗新建立的赵国他手中的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更不论还要出兵讨伐赵复的西北地区了。
因此对于赵复的这个发往全国的看似拥护林氏皇族、表忠心的通告,林思行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个敌人不如少一个敌人,是先知林思行心态的最简单真实的写照。
同时,赵复还在通告中强调、呼吁众人以国之根本,百姓之安居来考虑,不要做出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来。赵复还在通告中承诺,西北地区绝不愿意与任何人为敌,只希望各位能够本着一切以和平为基础的原则进行协商……如此云云,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西北地区在此承诺,接受所有流民。
每逢战争年岁,就会有无数的平民百姓因为战争而失去家所。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影响,仍然占据帝国大量人口的农民对抗自然灾害以及兵灾的能力差。因为战争对于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同小可,会直接导致那年粮食的收成极低,这就变相的会导致粮价的飙升,造成饥荒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发生灾祸时,一旦帝国救灾不利,就会导致农民迫于生存,背井离乡,逃往他地。
而流民这一问题的诞生又会接连不断的衍生出新的问题,犹如蝗虫过境,流民为了对抗饥饿,会想尽办法吃掉眼前能吃的所有的东西,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残害,也是对往后农事生产的巨大破坏。同时,更是对人性的摧残和尊严的磨灭。
对于流民而言,折骨为炊,易子而食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他们为了活下去,会渐渐地忘却属于人类的良知,而种在每个人心底的恶魔却会渐渐苏醒。
流民的组成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农民,当那些原本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人为了一小口粮食而大打出手的时候,所以的性质都变了。当他们发现,原来喂饱自己并不需要每日辛勤的劳作,而只需要抬起手臂,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大就够了的时候,流民朝就很容易变成暴民潮。
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这种记录,当国家陷入了长久的战乱中,因为无法有效的安抚流民,导致流民彻底失控直接成群结队的向着城市进攻。他们完全不顾生死不知疲倦,就如同丧尸一般,一切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当平日剥削他们权益的国家抛弃他们后,他们表现出来的暴力,往往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