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吧唧吧唧嘴巴,一时语塞,“是啊,那你们为什么要跑来做义工?”
“不是每个人做事都必须要有功利目的的,就好像那位杨阿姨办了这座学校几乎倾家荡产。”
“呵,别逗了,哪有那么傻的人,自己赔钱办学校。”江珊轻轻叹了口气,跟这家伙实在很难沟通,不过她还是要坚持把杨阿姨的事情说出来:“如果儿子不失聪,她会像其他乡村教师一样教书育人,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但是20多年前,儿子的失聪,却彻底
改变了她的后半生,使她成为一个教聋哑孩子说话的老师,后来自己办起了聋哑学校。”
“她的儿子也是聋哑人?”
“是的,她的儿子出生仅两个半月就是春节了,她的儿子正在炕上睡觉,杨钝忙着炸油糕做年饭。但是院子里近在咫尺的每家3声炮响之后,震坏了婴儿娇嫩的听神经,她的儿子失聪了。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同龄孩子会的他都会,只是不能说话。同院的孩子都不愿和她儿子玩,父母工作忙,孩子只能长年累月地同姥姥一起待在家中。为了医好儿子的聋耳,杨钝抱着孩子到东方市多家
医院治疗,大医院走了一家又一家,儿子的耳朵却依然听不见。没有办法,杨钝只能自己在家教儿子。杨钝最初的一批学生,全是自己找上门的。杨钝留下聋哑孩子,她不收钱,还管孩子吃住。一个、两个,很快就有了8个学生。直到家里实在挤不下了,杨钝明白,她必须进一步面对社会,对更多的聋儿负
起责任。
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杨钝借到几间民房,挂出了“聋儿语言康复学校”的牌子,学校是建好了但是没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学校的各方面条件也不成熟。杨钝听说赵县有一所民办的聋哑康复学校,她拉上丈夫一起乘汽车、转火车、睡车站,一路辗转到了赵县。夫妻俩一方面看能不能治好儿子的病,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教学经验。在杨钝夫妇的百般央求之下
,该聋哑康复学校同意杨钝夫妇留下来。学校知道了杨钝的教师身份后,马上提出聘她做这个学校的教师,让她每月拿最高工资。杨钝不肯要工资,只要求学校收下儿子做学生。
杨钝在赵县待了3年,在这3年的时间里,她白天教学生,晚上便教其他老师和儿子学拼音、学说话。置身同是聋儿的语言环境中,儿子语言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治疗左耳也听见了。在此期间,她接触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聋哑儿童及家长,看尽了聋儿父母的苦泪,了解了聋儿父母的共同心愿,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聋儿语言康复的教学方法,这些成为她日后办学的主客
观基础。
这座学校的教学以训练聋儿开口说话为主,适当辅助一些手语、指语等,还教授聋哑儿童手语。目前,在校的学生常年保持在60—80人之间,其中最大的已经十八九岁,最小的仅有3岁,生活还需要家长陪护。大一点的孩子,靠老师照顾和同学们相互帮助,杨钝希望借此告诉孩子们互助互爱的道理
。
35年来,学校免费收训聋哑儿童和其他语障儿童1000多名,为了鼓励家长学习教育语障儿童的方法,杨钝也为广大家长敞开大门,累计培训家长100多名。今年58岁的她依然带班上课,继续探索聋哑儿童教育,希望将来每个聋哑儿童都可开口说话。儿子成功了,许多聋哑学生成功了,其中多名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了工作,杨老师也因此获得了“神州式莎莉
文”的美誉。”
江珊顿了顿,“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也包括你我的尊重,所以我和叶芳才会来这里做义工,想办法帮助她。”“跟他说什么好说的,他这种人是不会明白的。”叶芳冷冷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