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了万骑齐镳(biāo)的气势。
这座在战火中摇摇欲坠的小镇叫“镇卫镇”,最早期是“赵”国防范“卫”国侵扰筑的临时军营,因为长期对峙,不断挖壕筑垒加固,慢慢就修成了永固工事:边寨“镇卫寨”。
两国你来我往打了几十年,不仅没把这小边寨打没落,反倒把这个“自然生成”的边防小寨打成了小镇,一时往来商旅皆在此停驻交易。最鼎盛的时候,跟着催生出的莺莺燕燕秀帕小楼都凑满了整个东街,方圆百里的有钱人时不时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至于小镇兴起的原因,官方的说法当然是移民屯田的政绩,教化之功。。。这点请考评的官老爷亲自来“调教”后,也都是认可的。
实际的原因嘛,底层的农夫和丘八们不知道,镇上被从内陆被强行迁来的大家族族老们心里门清。
两国一边产灵矿,一边产灵植,虽然都是修仙者才用的,在市面上却是比黄金还硬的硬通货,拿着对面的货往内陆走走,一倒手就能翻好几倍卖出去,当然这肯定是违法,被官方打击禁止的。
被征发来镇守边关的武夫也是人,也有私心,已然刀口舔血,何不再辛苦点,对这事睁只眼闭只眼,带跟着自己混的兄弟和商人们收点“喝酒钱”。打仗时底下人更有战力,期满回家时也有点盘缠可以带回去,多少算有个交代。
只是小镇的短暂繁荣很快因为“赵”、“卫”两国被从西边打过来的“郑”国吞并,失了边塞走私的红利,商人不再过路,美人不再凭栏挥帕,才逐渐没落为普通屯田小镇。
战乱造就了中央对边地的失控,使小镇走私泛滥繁华一时,和平剥夺了吃暗利的机会,令小镇日益破落,附近的有钱人再想找乐子就得花更多钱去更远的地方,每每想到这,都不免在酒后暗骂。
当时已经发展到即便“赵”、“卫”两军围城攻伐,都会留一个城门任由商人们自由进出,双方将领都不会“坏规矩”去钻这“漏洞”,以至于城墙上打得狗脑袋都爆浆了,勾栏露台上却在歌舞声中,抱着美人一边遥望,一边佐酒点评这仗指挥得好不好。
钱,要赚,战,也得打,那几年互相攻伐频繁,农耕民族间的攻守城技术也成熟,一来二往逼着各种探索,从中原地区学来的新招不管行不行,先往上整,比如居然在这边塞小镇修了中原大城才会考虑的瓮城,也是没谁了,虽然这瓮城修得有点不伦不类,像个用小土墙临时围出来的大院。
不再承担边防戊戍的小镇在边军撤走后,城防也无人打理,修的土制瓮城自然没人主动去拆,也幸好因为不是砖石结构,没人去偷来砌自家墙面,得以保留下来。
虽然日晒雨淋剥落破损得厉害,可幸好有这底子在,听闻游牧民入侵,三老组织镇民连夜伐了周边树木,补了城墙破损处,又加固了瓮城。否则城门被撞破的时候,这些野蛮人已经冲进来劫掠了。
此时,镇内第二大姓家族“韩”家的小儿子韩和正带着镇内丁壮擎着临时削制的木矛,战战兢兢得看着城门门栓在一声闷响后崩裂开些许,那崩裂看在眼里,颤在心间,“这门行不行啊,会不会也像外城门被撞开了。”
回头寻找刚还拦着不让将门堵死,信誓旦旦说要反杀出去的李家大少,这斯刚还在那叫嚣,此时借着躲箭雨不知道躲哪去了。
又一声沉重的撞击声,门栓被撞得内陷变形,崩裂得更加厉害,韩和这才反应过来,呼喝道:“快,快上去顶住门。”
本就是刨地的庄稼汉,平时蹲树下吹牛扯蛋大杀四方可以,真对上喜欢割人头皮的蛮夷,就算心里想反抗,可身体不听使唤啊,耳旁全是乡邻被刚才的箭雨射倒在地的痛呼呻吟,那呼号飞速抽走仅有的一点勇气,不仅没向前,还有人往后退了一步。
屯卒大多被带城墙上去了,留给自己帮忙看束队伍的城门小卒脑袋上斜插着一根箭正瘫坐墙根不知死活。韩和打小被宠得紧,连鸡都没杀过,身边围着的这些穷得没钱吃肉的农奴也没机会杀鸡宰鹅。唯一见过血的,也就那持着砍肉大刀的屠夫,可这斯此时正盯着门外不停撞击的巨大身影两股战战,尿骚四溢,不复往日肉刀往案上一撇,踩着板凳拍腿大骂的凶煞模样。
“绝对不能让进来,进来后这些人一个都靠不住。”这点韩和判断得没错,“必须把门堵死!你们,去找木棍,石头,堵门,快!”
如果早些时候,这群人的确会乖乖跑去找了赶紧搬东西过来,毕竟三老和校尉都说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只有守住了大家才都能活。”
可到这时候,晚了,本能已经战胜了理智,刚还没发现,此时反应慢的发现身边人早已退开数步,自己突兀得顶在最前面,想退正找不到好借口。几个被点到的如蒙大赦,撒腿往城内跑,只想尽快远离城门,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