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操控,秦海关打开镇墓兽的开关,怪兽的四条腿动了,气势如猛虎下山,地动山摇,把陵墓监督吓得面如灰土。当镇墓兽走到监督面前时,秦海关高声喝住它,如同马戏团的驯兽师,让镇墓兽乖乖后退。此后,镇墓兽如同提线木偶,跟着秦海关的口令,前后左右走起队列,貌似新军的欧洲式操练,倒也憨态可掬。
最后“吃人”,据汉唐之世,帝王镇墓兽验收时,都要丢一个死囚进去,若能迅速被镇墓兽所杀,便明其确有震慑盗墓贼的能力。现在使用猛兽代替活人,兵丁们推进木头笼子,里面赫然装着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众人后退用拒马隔离,开笼放出老虎。然而,猛虎刚一咆哮,尚未近身,镇墓兽便摘出一支雕翎箭。秦北洋听到弓弦放开的震动声,这一拉力在七百斤以上,达到了古代最勇猛武将的极限,利箭直扎入猛虎左眼。这可怜的猛兽怪叫一声,还想再扑过来,镇墓兽射出第二箭,一箭穿心,血溅五步。
陵墓监督拍手称赞,命人把老虎抬出去,当晚赏赐大家吃虎肉。当然,虎鞭必须留下给他泡酒,据有壮阳之奇效。
剩下的第九宫:点睛。
其实,这是镇墓兽的命名启动仪式,就像成语“画龙点睛”。
经过内务府批准,光绪帝的镇墓兽被命名为“大羿”——帝尧时代的神射手,嫦娥的丈夫,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
作为制作工匠,秦海关亲手为“大羿”点睛,毛笔沾了朱红颜料,涂上镇墓兽的眼珠。
最后是为镇墓兽储藏动力。秦氏父子一起上阵,两人轮流转动发条,接连不断地转了七七夜,这个动能经过“心脏”灵石的强化,加上地宫内金井的力量,足以让镇墓兽奔跑百里,逾千年而不枯竭。
至此,大功告成。
民国二年,西元1913年11月,在西陵梁各庄行宫停放了四年零八个月的光绪皇帝,终于下葬崇陵地宫。这年2月死去的隆裕太后,也算赶上了趟,帝后棺椁共葬一穴。珍妃则在隔壁的妃陵园入土。大清灭亡前颁布的国歌,严复作词,傅侗编曲的《巩金瓯》,最后一次奏响——
巩金瓯,
承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高高,
海滔滔。
秦北洋在崇陵地宫中度过了四年零六个月,这跟光绪帝在西陵行宫停尸的日子差不多久。他在地宫中留到最后,惜别守在角落的“大羿”,看着一道道墓室门被顶门石关上。这些能否保存千年万载?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