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楚云兮让来福留在府内,自己则带着石文和石武一起上街购置家中所需。
傍晚十分,三人满载而归,石文和石武都已经换上了新衣服,两个人笑得合不拢嘴,看起来体面、精神了不少。
来福见他们回来,立马迎了上来。
“把他们几个都叫过来。”楚云兮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来福带着四个弟弟妹妹们返了回来,楚云兮让石文、石武把买给他们几个的东西拿给他们,五个人的衣服、用品一应俱全。
来福连连道谢:“多谢姑娘,姑娘肯收留我们,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怎好还劳姑娘破费。”
“我说过跟在我身边不可以太寒酸,既然你们跟着我,你们便是代表了我的体面,以后出去无论说话做事都把腰杆子给我挺直了,明白吗?”楚云兮道。
“是,小的明白。”来福回道。
“来福,你姓什么,你的名字是谁给你取的?”楚云兮问到。
“小的姓江,我爹娘没什么文化,没给我们取什么正经名字,当初客栈老板嫌我的名字不好听,便给我取了来福这个名字。”来福道。
“不如我给你弟弟妹妹们也改下名字,你看如何?”楚云兮问。
“那敢情好。”来福高兴地说。
楚云兮想了想,道:“不如二丫叫春砂,三丫叫半夏,小四叫秋桑,小五就叫忍冬,你们看如何?”
几个人一听,都觉得这些名字十分好听,开心的不停点头。
晚饭是春砂和半夏一起做的,她们平日里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也不过就只会做些家常的菜式,楚云兮索性让所有人和她一起用饭,起初他们都还有些局促,慢慢的也就放开了。
席间,楚云兮了解到来福的娘此前在布坊里做浆洗工,后来她便求着老板娘让春砂在布坊里做学徒学针织,春砂已经学了有三年,已经能做成品,师傅偶尔也会给她些赏钱。半夏此前一直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娘亲和弟弟妹妹,并没有做过什么正经活计。秋桑虽然年纪小一些,但也会帮乡邻们跑个腿、做点零工。
楚云兮见他们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一家人却是团结一心,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努力,不禁心下动容,一时更是怀念自己的家人。
接下来的两日,楚云兮都没有出门,就在家中指导来福、石文、石武如何修整院落,也教春砂和半夏一些日常的生活礼仪和注意事项,期间,秋桑也跟着来福他们一起修整院落,而小忍冬则总是喜欢围着楚云兮打转,奶声奶气地叫她楚姐姐,惹得她忍俊不止。
一日晌午,楚云兮正在窗前的躺椅上小憩,突然听到半夏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半夏一进门就着急地说到:“姑娘,姑娘,不好了,那些人找来这里了,大哥他们正在前面堵着门,他们让我们赶紧找地方藏起来。姐姐已经去找忍冬了,您快和我一起也去躲一躲吧。”
楚云兮闻言,不疾不徐地淡笑道:“这些人来得委实是慢了点,不用怕,随我去前面看看。”
半夏一听吓得眼睛都睁大了,却又不敢反驳,只好乖乖地跟在她身后。
楚云兮来到前院,见来福、石文、石武,还有秋桑,正在拼命地顶着门,而门外则有人骂骂咧咧地在使劲砸门、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