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
已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可珍珠还是经常能回想起万舍成跟着志愿军的队伍,
已开赴朝鲜前线的情形。
临走的时候,珍珠怀里抱着慧来,手里牵着德珠,出来送行,
远远看到赵广老汉和江样老人在和万舍成说着话,
接着就有几伙人来喊万舍成去帮忙,因为,这次场面十分壮观,
周围的人们都能感觉身在其中的荣耀。
全国参加志愿军参战队伍高达百万人,仅东北地区就动员了几十万人参军,
几十万余人组成大车队、担架队,
还有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医务人员等几万人,担负战场勤务。
东北民工团也是“支前”的主要力量,他们组成了大车队、担架队,
运送战略物资,粮食补给,转移伤员。
那天送亲人上前线的家属们,珍珠相信,他们内心都和自己一样,
过去的日子里,从没有感觉到如今这个时刻里,自己的觉悟如此的“高、大、上”。
想到这里,珍珠的脸上呈现出少有的幸福笑容。
这是个初春的早晨,东北的天气,还是象往常一样的春寒料峭,
外面房顶都还盖着厚厚的雪,只是边缘部分,由于中午气温高,
都化成不规则的边际,露出黑色的瓦砾。
这些积攒了一个冬季的,房顶上的雪及大田里的雪,
似乎都还在告诉着人们,冬天从没有走远。
珍珠起身,轻手轻脚的打开窗帘,望了下窗外远处房顶的白色,
再看看黑土路两边,那些没有一丝绿色的树,行人们都还穿着厚厚的棉衣,
只是不用再把头和手包的那样严实。
虽隔着玻璃窗,她感觉到室外的寒冷,打了个冷颤,才想起没有披棉衣服,
于是,她又回到自己的被窝处,来找一件可以披着的外衣,
小慧来醒了,睁开大眼睛,先笑了,逗的珍珠,忙把她抱了起来。
接下来,珍珠抱着慧来,帮她穿衣服,帮她大小便,然后再喝点水,
这一系列下来,炕梢上的德珠就醒了。
东北的火炕是有讲究的,炕头由于紧邻着外间的炉灶,火烧的旺,
就比炕梢热一些,如果家里有老人或是孩子,多数是睡在炕头,
中间的地方,一般是妇女和半大的孩子,男孩子火大,一般都睡在炕梢。
德珠打小是在关里长大的,那边虽没有东北这边冷,可是,他却是个能抗住寒冷的男孩子。
只要是在外面,德珠不是跑就是跳,没有迈方步走路的时候,
他戴上棉帽子,过一会儿就会跑的满头大汗,
于是,德珠就习惯了在冬天不戴棉帽子,但珍珠看他光着脑袋,
总是有种寒冷叫做“妈妈的寒冷”,
于是珍珠就在两个孩子都睡着的时候,为德珠用毛线打了一顶帽子,
几个颜色拼在一起的针织帽子,在新城里,真的是很时髦也很个性的,
德珠的这顶小帽子,尖是红色的,远远的,就能在人群中认出他来。
由此,德珠的同学、玩伴,都羡慕他有个好妈妈。
德珠由于体热,从来睡不了炕头,就是在炕梢,有时候睡熟了,还要踢掉被子,
珍珠也经常在慧来晚上起夜或吃奶的时候,给他掖掖被子,睡熟了的德珠,红红的小脸,
象极了雪里红,这也是经常让珍珠在午夜回想过去的原因。
珍珠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广播,
或翻看报纸,看看来自朝鲜前线的最新消息。
据说,中朝军队发动了第四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