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是很罕见的,一般来说都是会说到打击仰角啊、姿势啊之类的,指哪打哪是个什么说法:“为什么呢?”
说到这个沈秦有些不好意思:“我刚接触棒球的时候觉得打击很简单啊,就是把球打出去嘛,一点也不难,尤里就让我把球往不同的方向去打,我当时以为他是故意欺负我的,这个怎么可能做到啊,球是会转的嘛,不同球种转的还不一样,完全打不好啊。”
“我就不高兴,让他去打。”
“结果尤里就可以,先不说能不能形成安打,但在抓住球种的前提下,他是真的能够把球打向任何我要求的方向的,这太神奇了!”
“结果他就很脸~”沈秦把脸皮厚这句给吞了回去:“他就很得意啊,和我说他在大联盟当中打击就是平均水准而已,但是他一样能做到这些!哎!我忘了!他说这个是秘密不能说的!”
边上的球评乐了,实力坑啊!他是球员出身,当然知道这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为了不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这也几乎可以算是每个大联盟打者的基本功了。
举个例子,红雀现在的代理总教练,大学时期打的也是D1级别,可为什么没有进入职棒呢?就是因为打不好曲球了,这个球种他无法随心打好。
指哪打哪在比赛中非常的重要,例如跑者在二垒的时候,打者要将他送往三垒自然的就要将球击打向右外野的。
跑者在三垒的时候到底是找个高飞球还是追求安打。
跑者在一垒的话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双杀等等,这些都是要用的没错,可基础全在于打者的打击技巧上。
当然,这有一个打好的前提下,没有抓住点打不好是常态。
可话说出来还是很伤人啊!球评好笑的问:“那你呢,做到这一点了吗?”
打击就是沈秦最最得意的一点了,当下养着小下巴点头:“当然,大概是从高中开始吧,不过尤里不让我练太多,以前参加的比赛也少,实战经验有些不够!”说到这又有些懊恼:“得意的有点忘形了,所以WBC的时候被三振了,我现在大概就是想把心态放平,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解说瞪大了眼:“你是在说三振的事情?不要再出现三振?”
“对!”沈秦很坚定:“不要再被三振了,我最近在练习长短棒的迅速移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可以的话就好了,握短棒打击我做的比较好,这个打起来要容易些,我比较希望用这个能打出长打,可后来发现很费劲,还是长棒要轻松的多,就只能想着能不能在打击过程中改变了。”
噗!球评觉得自己一头冷汗了,这种话让初学者的那些小孩听去还了得,学着出问题了怎么办,咳咳~“那你成功了吗?”
“还没有,尤里说不可取,我打算再试几次,不行就放弃。”
好的好的!赶紧转移话题吧!“我们对比了不少你的比赛录像,发现你在打击的时候手部经常变动不同的位置,有时候举在靠身前,有时候则整个藏在头部后方,一般打者是不会变化那么大的,能问问是什么原因吗?”
啊?沈秦有些疑惑:“我好像打击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右脚保持稳定不动,别的怎么舒服怎么来吧,身体的前后移动与左腿的落点都要根据投手的球种来吧,这样比较好找到最能发力重击的时候。”
球评与解说面面相觑,别人追求的是怎么样的姿势比较容易打的好,这家伙追求的却是怎么样的握法能去针对不同的球种,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