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内。
群臣都看向司马光,好奇后者到底是如何可用一策解决四大棘手问题。
司马光挺了挺胸膛,朗声道:“穷苦人家无钱看病,孤苦老者无人赡养,女婴溺亡的恶俗以及无主尸体藏于荒郊,并不是百姓的问题,而是朝廷应当承担的问题。”
“臣建议,此四大问题唯有朝廷接手,才能彻底根治,其整治之法也并不复杂,朝廷只需组建四个惠民场所即可。”
“首先,面对穷苦人家无钱看病的问题。朝廷可成立施药局,为穷苦百姓提供低价的医疗服务。”
“孤苦老者无人赡养,可成立安济坊,让天下老人皆有屋可居。”
“至于女婴溺亡问题,可与天下孤儿的问题一同解决,成立慈幼局,收养所有被遗弃的孩子。”
“而无主尸体藏于荒郊,则可成立漏泽园,让天下不再有无主的尸骨。”
“成立这四大惠民场所,费用定然不少,臣建议可将国库收入划出一块,专供此类事件使用。虽然花钱了,但此事功在千秋,且对天下百姓有安抚作用。朝廷如此关心百姓,谁还会想着造反,对抗朝廷!”
“具体细节,臣已草拟了一份奏疏,请官家过目!”司马光双手呈上奏疏。
施药局、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
众臣不由得感叹,司马光做事实在是太细腻了。
名字起得都是如此贴切。
只要不是傻子便能看出来,此法甚好,并且在当下的大宋来施行,对朝廷是没有太大压力的。
关键是,此举甚得民心,对团结百姓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赵顼也是面带兴奋。
今日,司马光还真是显圣了!
不但解决了《宋刑统》的问题,连带后续的四大问题全都根治了。
“官家,臣以为,司马相公的计策甚好,应全国推行!”王安石率先站出来说道。
王安石这个人,只要是他能看上眼的计策,无论是谁提的,他都会大力赞扬。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之上,满是附议之声。
赵顼望着下方群臣的笑脸,喃喃道:“这就是我大宋盛世的模样啊!”
“咳咳!”
“朕宣布,即日起,大修《宋刑统》。”
“其中,取消女子告夫有罪的条例,另增加女子在丈夫有错时亦可休夫的条令,自旨意下发后,立即生效。争取在明年三月前,完成《宋刑统》的所有修订,然后刊印发送天下!”
“另外,自明日起,中书便开始牵头筹备施药局、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争取在年底前,保障汴京城内执行到位,其他州府皆可试行,一年之内,大宋所有州府务必都需设立此四大惠民场所!”
“臣遵命!”下方,百官齐齐说道。
很快。
朝廷要组建施药局、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四大惠民场所的消息便传遍了汴京城。
下面的百姓们简直乐坏了。
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感。
历朝历代,都没有当朝这样对百姓如此好的。
而女性们也扬眉吐气了一把,在家中的地位骤升。
在当下的家庭关系下,女性地位升高带来的结果便是:家庭更加和睦了,做丈夫的更知道努力了。
在水泥路快要铺满大宋每条官道的当下,消息传播的甚是迅捷。
没多久。
西夏、高丽、辽国的百姓也听到了大宋的这个变法新消息。
以往,各国百姓差不多,都是被剥削者。
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赚取大量的金钱,让自己变成一个剥削者。
但是现在的大宋。
孩子可免费读书,穷苦人家可免费看病,孤苦无依者由朝廷赡养,即使死在路边也有朝廷安排专门的人员为其建坟,更重要的是,女人的地位也提升了许多……
这一系列好处,对大宋百姓乃是千年难遇的福报。
但对听到这些消息的其他国家百姓而言,就是痛苦的折磨了。
你没有,我也没有,挺好的。但是你有,我没有,事情就糟糕了!
很快,辽国的百姓率先闹起来了。
许多百姓纷纷围在县衙门口,要求也像大宋那样建立惠民场所,让孩子免费读书,让穷人免费看病,让朝廷赡养老人等。
辽国,贫富差距更加大,穷人数量也更多。
此事一下子引起了无数辽国百姓的共鸣,有的甚至是结群成队,纷纷前往国都,要求辽国皇帝给一个说法。
耶律洪基几乎快被折磨疯了,他还没有从大宋即将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中缓过来。
没想到大宋又来整事儿了!
如今辽国百姓纷纷围聚衙门,表达对朝廷的不满。
按照耶律洪基的性子,本来打算将闹事者全都抓起来,领头者直接处死,但这一次,人太多,多得根本抓不过来。
“气人,太气人了!可恶的大宋,你变法就变法嘛,还引得我辽国慌乱,真是该死!”耶律洪基脸色铁青地说道。
“陛下,那咱们是不是也要像大宋那样变法,以此抚慰民心!”一名官员拱手道。
“抚慰你大爷!人家宋国国库有钱,有这个实力,咱们有吗?咱们有吗?”耶律洪基高声咆孝道。
下面的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再作声。
辽国臣子都能感受到,自从大宋的小皇帝即位以来,他们的这位皇帝陛下,脾气也是越来越糟糕了!
耶律洪基缓了缓,说道:“先告诉百姓,朝廷一定会出台一些惠民措施,让他们先安静下来。另外,各地都要严控造反事件发生,我大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耶律洪基的神情有些落寞,转身离开了。
和他的祖父和父皇相比,其实他算做的不错了。
无论是军事、商业、农业,在他的治理下,都有了稳步提升。
特别是商贸经济,比他的父皇足足高了数倍。
但是,耶律洪基却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辽国与大宋的差距越来越大,大到即使是他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都追赶不上。
他当年那种挥兵南下、灭掉大宋的气魄也早就消失殆尽了。
不是他不够努力,是他的对手实在太强了。
……
至于西夏,那就更搞笑了。
西夏百姓们根本就不寄希望于西夏朝廷能实施什么对百姓有利的措施。
因为朝廷的一些官员们,都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很多边境的百姓,携家带口,赶着牲畜就朝着大宋西北跑。
即使饿死在大宋,还有人埋,饿死在西夏,只能被恶狗吃掉。
当然,大宋也有政策。
严格限制西夏人混入大宋境内的,没有大宋官府颁发的凭证,即使来到大宋境内,也会被驱赶回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