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老开口:“去我家的田地,称一称我家一亩地的产出是多少。”
村民们立刻照办,想要知道村长家的田地是否个例。但应该不是个例,每家田地的长势都差不多,产量应该也没有差多少才对。
称量过后,村老家中的一亩收成为七百九十斤。这个数字一出,众人又是一阵抽气声。他们立刻换了一家称重,八百一十斤。再换一家,称了五六家,平均亩产八百斤上下。这时候众村民才有了真实感,喜悦来时冒泡泡。八百斤的亩产量啊,是他们两年乃至三年的收成总和了,交了朝廷的赋税,留下来的粮食足够他们天天吃干饭,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粮食吃了。
忽然,一个村老先哭了起来,接着是另外的村老、村长、村民……哭声连成一片,飘进了上官唯安的府中,通过植物看到事情经过的上官唯安开心地笑了起来。顾家人则被吓了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顾顺急忙让大儿子顾牟去村子里打探情况。不过就,顾牟一脸兴奋地返回上官府,将听到的消息告诉给顾顺和其他人。
顾顺同样抽冷气:“八百斤的粮食?这是仙种吧?”
忽然,老管家反应过来,拔腿就走:“我去找公子。”
“爹你找公子做什么?”顾牟疑惑地问。
“提醒公子,将仓库中还留存的仙种上交给朝廷。”老管家说完已经进入了内院。
上官唯安听到老管家的话,反应过来,对老管家道:“是我疏忽了,你让顾牟和顾皋将仓库中的新粮种装到马车上,你去找村长和村老,跟他们商量粮食的事情,提醒他们留一部分出来做种子,准备下半年的耕种,其余粮食收好,到时候跟官府的人换普通的粮食。”
上官唯安继续道:“去县城送粮种的时候,你带着顾皋一起去,这件事情交给你负责,再将村长带上。村里面那边你不用多管,交给村长处理。若县老爷问起我是如何得到粮种的,你就照实说,就说那商人已经出海,短期内不会回来,我也找不到那人。”
“是。”顾顺连忙应下,转身出门办理。他让两个儿子去搬粮种,自己迈着老胳膊老腿去找村长,将进献粮种的事情一说,村长和村佬们也反应过来了。
亩产达到八百斤这种好事瞒不住,必须上报朝廷才行,说不得朝廷还会给村子一些封赏呢!村长立刻安排人准备了一箩筐刚收上来的稻谷,带着两个村老跟着顾顺前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