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大家吃饭,都是同事,只有一位是外请的专家,男性,四十几岁。那次饭后,我算知道什么叫“话痨”了。
寒喧过后,很快整个饭桌就剩他的声音了。此人特点有四:
其一,夸夸其谈。朋友之间当然可以高谈阔论。但大家算不上朋友,大多是初次相会。只听他的话如滔滔江水,时有惊人之语。开始不过以为此人豪放,但细听,发现宏篇大论却无实质内容。
其二,自以为是。所有的观点都以“我”来开头。“我的经历太复杂了,一下子说不完。”“我见过的事情太多了,处理过很多类似的事情。”他以为别人会为他的经历或才华而好奇。殊不知,真正有才华或者胸中有丘壑者,并不需时时处处卖弄。
其三,表情过于丰富。表情丰富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过四十还挤眼、皱眉、捂嘴、吐舌、窃笑、耸肩,未免轻浮。年轻人轻浮尚可修正,今后的历练会让他逐渐厚重;中年人的轻浮,那就是轻到骨头里了,到老也是个轻浮的老头。
其四,热的太快。按说,初次见面,谈些大路边的话题就够了,不必牵扯到家庭。在座的共有两位女士,此人不久就把话题对准了我俩。他问及我们的婚姻状况,又问及平时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出于礼貌,我们都老老实实回答了。他像发现新大陆,从我们的话中判断我们的家庭问题,进而预测我们婚姻的未来。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多闺蜜的话题啊,他以为他是妇女之友啊。感觉不爽,可也不想争论,否则正合他意,谈话就没办法结束。于是我把全部精力转移到饭菜上,他再说什么,我表示嘴巴很忙,“对”、“嗯”、“是的”。堵不住他的嘴,总可以堵住自己的嘴。终于把这个话题堵回去了。女同事和我一样,埋头吃菜,一脸微笑,就是不说话,以不变应万变。
我再也没见过此人。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