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御书房。
嬴政看着看着空空如也的桌案,不解的问道:“今日怎么没奏折?”
“启禀陛下,刘相国出发前向您推举,让廷尉大人代替他处理国事。这半月来,李大人饮食起居都在廷尉府。
始皇陵作为一个浩大的工程,刘伯温根据自己的知识,将皇陵设计为咸阳城的模样,其中有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宫殿军队;而河流就需要大量的水银来替代。因此刘伯温已经亲自赶往各地探寻水银矿的位置。
“这李斯还挺勤快的,看来朕是时候提拔他一下了。”嬴政道。
灭六国时,李斯用事中枢,日理万机井然有序,纵横邦交多有奇谋,协同王翦、蒙恬、一班重臣自如有加,堪称大手笔大气象。一统天下之后,李斯更是殚精竭虑,一体筹划出华夏新文明框架,行郡县,布官吏,推新政,去旧法,无一件不做得行云流水。
昌平君隐退后,右相国之位就一直空缺着,不如就任命李斯担任。
“陛下,李大人曾经找过我,让我为其长女寻找一门亲事......不知陛下怎么看?”
“这有什么好为难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中意哪家的公子,朕赐婚便是。”嬴政说道。
“恐怕,李大人要的不止是这些......”
嬴政瞬间明白赵高的意思,正史上:李斯的几个儿子,娶的都是皇室公主;皇帝的几个皇子,娶的正妻都是李斯的女儿。甚至包括胡亥,定亲也定的是李斯的小女儿。自古以来,君王与丞相的关系亲密到如此程度,只怕也是绝无仅有了。
政治联姻出发点是为了平衡朝中的多股势力,皇帝从而稳坐中央。然,倘若这个皇帝本身有着深不可测的实力,已经足以压住所有人——那政治联姻,就显得多余。
“怎么,他还想把女儿送给朕?”
“李大人直言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份荫庇,倒也说得过去。”赵高道。
“赵高下旨:加封李斯为右相国,长女许配给王贲之子,王离!”
“诺。”赵高应声道,心中不禁替李斯感到惋惜。想要成为皇亲国戚的念头,终究是幻灭了。
在召唤人物以后,嬴政第二天就接到了蒙恬的奏折,说是的副将霍去病绘制出了漠北的详细地图,那是大秦还不曾涉足过的土地。并且根据情报,头曼单于已经率兵大举南下。
蒙恬此次进宫,一是向嬴政引荐霍去病;二就是制定对抗匈奴的事情。
根据系统规定的资料:霍去病原为赵国人,一门三代都在边关抗击匈奴,其祖父、父亲,曾经多次悄悄深入匈奴腹地,对地形了如指掌。赵国灭后,其父亲投秦;凭借自己超绝的本领,十四岁岁便加入蒙家【黄金火骑兵】,十五岁成为蒙恬副将。
“启禀陛下,九原侯求见。”就在此时,一名内侍走了进来汇报。
“你退下,朕随后就来。”
“诺。”
没多久,嬴政来到大殿。
“蒙恬拜见始皇帝陛下。”
“末将霍去病拜见陛下。”两人相继行礼。
“平身吧。”
“谢陛下。”
看着这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青年,哪怕是嬴政,也难以把他和那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冠军侯】联系在一起。可那就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因为霍去病保持着收匈奴人头的记录,以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豪言状语,以及年纪实在太小,以及某些历史剧的影响,让很多人以为他就是一个突击队员的形象,或者说“一把尖刀”。除了“灭匈奴”这件事啥也不懂,也不感兴趣。但事实是,天才的操作凡人永远也无法理解。
这就好比,关羽在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大家认为他就是靠武艺取胜的,严重忽略了他的真正的军事才能。同样,霍去病的组织能力、统战能力被很多人误解。
根据史料记载:霍去病的下属,一半以上是匈奴人,在漠北之战中俘获匈奴人后,当场收编为己用。不仅一路抢吃的,还直接把人拿去用。他在这些投降的匈奴人中挑选了一万多壮丁,立刻就带着这些人反手杀了回去,并且把那些不愿投降而逃跑的人砍了八千多。
这也是他纵横大漠却从不迷路的原因之一。
大殿上,早已张挂起那张漠北地图。
嬴政道:“这个头曼单于胆子大,竟敢以倾巢之兵进犯,朕正求之不得,一定实灭了他!”
蒙恬道:“这次军报,是臣多年前安进匈奴单于庭的秘密间人发出的。确定无疑!匈奴人必以为赵国没了,李牧不在了,南方军力吃紧,中原又有老世族动荡,是故要发狠咬我一口!看来,这头匈奴野狼当真是等不及了!”
“我老秦人名号是什么?是虎狼!吃的他连骨头渣也不留!”嬴政冷声道。
蒙恬继续指点地图道:“臣之谋划是:这次大战一举越过河南地,占据北河,占据阴山草原!而后稍作整休,立即第二次大追歼!拿下狼居胥山,饮马北海,则华夏北边大安也!”
“你筹划多年,定然胸有成算。但此次,是在杀掉匈奴的锐气,不宜远征。如今的华夏,尚不稳定,要做的是积蓄国力,待兵强马壮之日,再跟他算总账!朕这次许你领兵二十万,与龙右合兵一处,抗击匈奴!”
蒙恬接着问:“陛下欲以何人总司后援?”
嬴政皇帝思忖道:“九原直道尚未完工,道路险阻并未根本改观。我意,派遣蒙毅运送粮草,你以为如何?”
蒙恬立即点头:“陛下明断,臣亦是此意!”
“霍去病。”
“末将在。”
“这次就好好表现吧,让朕看看,你是何等的良将!蒙恬,霍去病要想出奇策的话,你一定要要准许!”
“诺。”
嬴政尽管知道霍去病是个外挂般的人物,但一开始就给他太大权力。将士们难免会有意见,故此他希望霍去病抓住这个机会。
————————————
回到咸阳府邸,蒙恬略事收拾,立即率五百马队出了咸阳。
蒙恬确切地知道一件事:大举击退匈奴的重任,责无旁贷地压在了他和龙右的肩上。于是,蒙恬再不做他想,兼程飞驰中思绪一齐凝聚到了大河战场。一日一夜,蒙恬马队便从关中飞越上郡,进入了九原。
欲明此战,得先明此时的秦、胡大势。
战国之世,秦、赵、燕三国在主力集中于华夏大争的同时,俱与北方匈奴长期抗衡着。一百六七十年间,总体情势有进有退。若以对胡作战论,燕国大将秦开平定东胡相对彻底,连续几次大战,一举使东胡部族退却千余里,其势力一直延伸到现代,而有了燕国的乐浪郡。东胡至此溃散,融入了匈奴族群。
北部对胡作战的主力,则是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对北胡几次大反击,大破长期盘踞河套以南的林胡、楼烦,修筑长城并设置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此后,北方诸胡势力大衰,几乎全部融入了匈奴。至此,北患主流变成了匈奴。所谓胡患,则成了一种泛称。及至战国中期,赵国主力集中对抗秦国,北方对胡之战一直处于守势,除李牧军反击匈奴大胜之外,没有过大战反击。
西部对胡作战主力,自然是秦国。秦的西部对胡作战,侧重点先在西部的对夷狄之战,中、后期则越来越偏于防御北方的匈奴。九原驻军的稳定化,是秦对匈奴作战的长期化标志。但是,直到秦一统,秦对北方匈奴之战主要是奉行防御战略,没有过大战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