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见状,无可奈何地说:“皇上,请您三思,如果您不跟我走,我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王清大哥。”
这时,冯皇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说:“皇上,此人也许真的能够救我们!我们跟他走吧!找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我们一家人男耕女织,了此残生,总比着这里受这种气要好吧!”
“皇后说得倒是轻松,这开封和大梁起码有三十万契丹大军,再加上投降的晋军,不下四十万吧,就凭他一人,怎么救我们,就算是出去了,我们又何去何从?”石重贵有些激动地对冯皇后说道。
于清说:“只要皇上相信我,我们出了开封,就可以往太原去,我还是有这个信心护送皇上离开封禅寺的。”
冯皇后问于清:“于壮士,不知您可是当年在雁门关大败契丹骑兵的哪位大英雄于清?”
于清说:“皇后过奖了,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
冯皇后激动地抓好于清的手,说:“于大侠,真的是您?那我们有救了!”
这冯皇后虽然是皇后,可是比于清大不了多少,而且又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她如此热烈的抓住于清的双手,于清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毕竟是自己的妻子,石重贵看她抓住于清的样子,不禁干咳了两声。
冯皇后才意识道自己的失态。
石重贵对当年有一个人在雁门关以一敌百,大败契丹骑兵的传说也有所耳闻,当听到于清就是当年的那个人时,他也吃惊不小。但是那个人不是刘知远的部下吗?想到这里,石重贵内心突然升起了一线希望,那倒不是他看好于清,而是觉得于清都到了,刘知远也应该接到他的密旨了。
对石重贵来说,刘知远是他最后的一张底牌,也是最后一线希望。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不是刘太师的部下吗?哦,对了,我记得去年六月,有一个人和刘太师来大梁见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个人就是你。刘太师呢?是刘太师派你来的吧!”
于清说:“是的,去年六月和刘知远去拜见您的正是草民,可是我这次来不是刘知远派我来的,我是受朋友之托而来。”
“那刘太师呢?他是否收到了我的密旨?”石重贵迫不及待地问道。
“应该收到了吧!”于清也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敷衍道。
“那他为什么不派兵进京救驾?朕可是待他如父,他和先皇可是八拜之交呀!”石重贵紧紧抓住于清的胳膊有些失控地问道。
见石重贵的样子,于清如果说了实话,那石重贵还不马上崩溃?因此,为了安慰石重贵,于清只能撒谎说:“哦!刘大人军务缠身,实在抽不开身,可能等他把河东的军务处理好了,就会来救驾的。但是皇上,我们还是尽快离开此地,我怕等不到刘大人来,耶律德光已经先动手了。”
众人也觉得于清说的有道理,就说:“皇上,您就听于大侠的话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呀!”
没想到石重贵说:“对,这句话说对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耶律德光要杀我,我可能已经活不到今天,我想只要他不杀我,我们就还有机会,我要这这里等刘太师来救我。”
这时,巡逻的契丹兵发现了这边的灯光,拿着火把过来查看。
于清说:“皇上,不要再犹豫了,跟我走吧。”
但是石重贵仍然犹豫不决。见那契丹巡逻兵走近了,于清一个轻功,跃到屋子的大梁上,藏了起来。
那巡逻兵恶狠狠的问道:“怎么回事?”
机敏的冯氏回答道:“太后要出恭,我们起来服侍她!”
那巡逻兵竟然相信了,骂骂咧咧的回去了。
于清从大梁上跳下来,说道:“皇上,不能再犹豫了,必须要当机立断,看得出来,契丹人对您们的防范是很严密的,我想这其中的意图大家应该比我还明白。”
石重贵还是不为所动,他还说:“大侠,我求你离开好不好,如果他们发现你在这里,一定会对我产生怀疑的。我想只要我认真改过,大辽皇帝爷爷一定会再给我一次机会的。”
石重贵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因为他对耶律德光还抱有幻想。
于清算是搞明白了,真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原来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他本来想一走了之,但是一想到王清的遗嘱,又有些狠不下心来。既然石重贵不愿意走,那他可以从其他方面做一些保证石重贵人身安全的事。
于清想:“只要耶律德光不杀石重贵,那么石重贵应该暂时是安全的。”
想到这里,于清再次拜了石重贵说:“皇上,既然你不愿意跟我走,那请保重!”说着转身就要走。
没想到冯皇后失声喊道:“于大侠请留步。”
于清停了下来,说:“不知皇后还有何吩咐?”
冯皇后还没有说话,石重贵却开口了,他冷冷地说道:“让他走!”
“可是,皇上!”冯皇后欲言又止。
“怎么,皇后如果舍不得他,就跟他走好了!”
“皇上,我可是您的妻子,您为什么说这种话?臣妾苟活到今天,要不是为了照顾皇上您,我早就下去向列祖列宗请罪了。”冯皇后幽怨地说道,两滴清泪流了下来。
李太后也觉得石重贵过分了,说道:“皇上怎么能这样说皇后呢!唉,难道我们石家的气数已尽了?”
于清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了声:“皇上保重!”像一阵风似的窜出门外,几个起落,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