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确实如此。重阳节前夕,右监门卫的一个叫赵匡胤的校尉打死了臣的管家李洪贵,被开封府抓进了天牢,郭荣带兵闯开封府就是要去劫狱。”李业说道。
“皇上,刚才承训大人的话已经讲得很清楚,郭荣带兵是去帮忙的,不但向宰相进行了报请同意,而且也向枢密院备案,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李大人老是那此事来说事,到底是何居心?”郭威上前说道。
李业有些畏惧郭威,吞吞吐吐的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王峻说:“皇上,开封府乃京畿之地,郭荣带兵闯开封府一事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本来臣也不想过问此事。但是臣作为兵马都监,监督各地军队的动向,及时将皇上的旨意传达到各路军中,这是臣的职责所在。私自带兵入京,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放任不管,长此以往,那么不管是谁都可以带兵入京畿溜溜,那还要我们这些司职干什么?而且我朝法令规定,此等事情可是重罪。”
“王大人,朕看你就是小题大做了吧?刚才开封府尹都说郭荣是带人去帮忙,宰相苏逢吉大人和枢密使郭威大人都证明了此事。”皇帝说道。
“皇上,臣有证据可以证明郭荣是去劫狱,因为当时臣正好在开封府。”李业说道。
郭荣说道:“请皇上明鉴,现在正是立储的关键时期,李业突然将这种莫须有的事情来说事,这意图也太明显了吧?我郭威武夫一个,不太会说话,可是李业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说,这是居心叵测!”
“你……你血口喷人!这可不是我李业提出来的,这是兵马都监王大人提的。皇上,臣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请皇上为臣作主啊!”李业说道。
郭威启奏道:“皇上,您也知道,臣和王峻大人的私交不错,但是臣不得不说,王大人和东宫的关系微妙,李业也是东宫的人,他们这个时候那开封府来说事,不得不让臣会联想起其他事。承训大人对皇上忠心耿耿,孝心可嘉,这是不争的事实,承训大人执掌开封府,把京畿的治安和民生处理得井井有条,人人共睹。有些人却想将屎盆子往他的头上扣,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峻正要辩解,皇帝却说:
“够了!不要再争吵了!此事就交给刑部会同御史台和大理寺去调查处理,朕限你们三天之内将调查结果拿出来,退朝!”皇帝显然已经生气了。
退朝后,郭威和苏禹珪问刘承训为什么会这样。
刘承训说:“此地说话不方便,还是到开封府去说。”
还有一些亲近刘承训的大臣也来问怎么回事。
刘承训对他们说:“没事没事,都回去吧!”
郭威和苏禹珪跟随刘承训来到开封府,叫上心腹张知事等还有于清一起商量对策。
于清听了今天早朝发生的情况后,说道:“东宫的人这个时候那这个问题来说事,显然是冲着府尹大人来的。他们竟然敢在朝堂之上提起此事,一定是有备而来,我们还得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郭威说:“当时郭荣带领右监门卫的士兵打扫卫生,开封府还有京畿之地的人们都亲眼目睹了此事,我们一口咬定是来帮忙打扫卫生的就是了!还怕他个鸟?”
苏禹珪沉默不语。
刘承训问道:“苏相,您的意见呢?”
苏禹珪说道:“刘大人,今天跳出来的不过是王峻和李业,但是暗地里有许多人是支持东宫的。特别要注意苏逢吉,这老家伙狡猾得很,皇上又信任他,就要看有没有确实的证据落在他们手里。”
刘承训说:“当时在场的,除了我们的人外,其他的就只有李业一人,他这是孤证,倒也不足为惧。”
“那就好!三司的人差不多就要来了,郭大人,你我留在这里不合适,我们都走吧!”苏禹珪对郭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