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bcjlp.com
公社食堂还算挺大的,本就职工不少,再加上这事儿那事儿、今天你来明天他来,公社食堂小了,没法子招待。
这不,今年民兵训练即将开始,不仅住宿没地方,就是吃饭的食堂都要紧张了。
后厨地方其实不大,但是灶台好几个、功能齐全,锅碗瓢盆的看着也新,几个伙夫也挺有个伙夫样子,比一般老百姓白胖些。
俗话说“饿死的厨子二百斤”,这几个倒还不至于。
但是,六七十年代,能在食堂工作的人,特别是大厨,都有很硬的关系。
自己吃拿方便,更关键的是,领导们跟家属孩子们也不能饿着!
所以,不安排自己人进去,想吃个饱饭、再顾着家里的几口子,多不方便?
如梅来得早些,其实是为了帮忙做饭的。自家请客,哪能不处处往前?
公社食堂在单独一个院子里,几棵大泡桐树蓬蓬如盖,遮盖得院子里凉阴阴的,十分舒坦。
院子弄了个月亮门,挺漂亮。
月亮门上头水泥刻了四个大字“三八食堂”,门两边还有对联,上联是“生活集体化”,下联是“食堂如我家”!
如梅汗,满满都是公社化生活的痕迹......
食堂已被武装部长通知晚上有饭局,只说准备五六个人的饭菜,哪知道来了十个人!
大厨脸色便有些不好看,瞅空子拉武装部长嘀咕:“多一半人,你看这可咋办?”
如梅进后厨,见大家都忙着,忙说:“师傅们都忙着呢,我是请客的主家,叫如梅。你们看看,我能干点儿啥?”
伙夫们都转头看过来,见一个漂亮小姑娘袅袅婷婷地站着,一时有些懵,没人接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