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二批报名的,就出现了,小班十六名小朋友,中班二十二名,大班十八名,学前班暂时没有,鉴于后面中班和大班少学的年数,分别给他们减了赞助费,中班只有六千,大班四千。
其实全托是最好的,在这里可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学习习惯,有好多相中这里的环境,把孩子全托在这儿,只要是想省事,一气就到学前班毕业,然后就是找个好学校直接报名入学就可以了。
也有一些附近村子里的,土财主来给孩子报名的,不过学校只收三岁的,再大一点就不收了,因为大再一点的孩子,太不好管教,他们野惯了,有的时候还动手,这里的孩子都是金贵的,真怕出个什么事。
因为这事,附近村里的人还来找过院长,院长跟若星商议了一下,回复他们的就是,入学也可以,一旦出现打人的现象,马上就开除,那赞助费也不会退,还必须签了协议。
这样一说,就把他们堵了回去,不是幼儿院势力眼,真心村里的孩子太野了,不过也有个别的,就想让孩子有出息的,也签了,孩子送到这儿,也有不错的。
但这也是几个别的,大多数来了以后,不是抢人家的吃的,就是抢人家手里的玩具,明明自己有,非要抢,只试了一天,就被劝走了。
这下李母和秀梅就轻松多了,也不用接送了,只有星期天接回来一天,和家里人团聚一下,平时都在幼儿园里呆着,学规矩,学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皮实的很。
几个老人一闲下来,就不习惯了,没事就在若星耳边磨叨,“燕儿,要不你和小江再生一胎吧,你看我们闲得太难受”
若星一脑门黑线,“还生?国家计划生育都让我破了,不能再生了,就这几个我就知足了,你们要闲着,就种地吧,开一小块地,自己种种,当锻炼身体,还有收获,多好”
“燕儿,要是你以后再怀了怎么办?”
“不可能,我采取了措施,不会再怀的,你们也别劝我,想抱孙子,不行就让李永江再找个,”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说下去,没准若星敢跟他们翻脸。
李母差不多也到退休年龄了,就等着退休,李父还早,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不同,学校让他去教导处工作了,不用再教课了,有些学校社交什么的,也差不多由李父出面。
谁叫人家儿子一个是房产大亨,儿媳妇是医院院长,不光如此,人家儿媳妇和北京的一些领导还认识,市里的领导都对他们家很关注。
这马屁得拍啊。
一晃,又两年过去了,小峰在那边毕业后,也没考研,在那里说是工作了,秀梅不放心,把家里交给亲家母,只身去上海找他去了。
而这两年,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挨着幼儿完,北面,盖了起来,她完完全全是为了孩子,不想来回接送,麻烦,才建立一个学校,连起名也是按医院那边走的。
若星中心医院,若星幼儿园,若星中心小学,不知道为什么再起来个什么若星中学,只要她想建立的,都是高标准的,幼儿园的孩子,在学前班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这个学校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