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然恭敬有礼地问道:“请问方知府,有何事需要去做?
若是为了东山郡百姓,晚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方允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在心里骂我,又是落水又是降妖,风餐露宿到了我的郡城,我不仅不让你休息,反而还派活给你,嫌我这老东西事太多。”
杨浩然居然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的确有此想法。”
方允的脸色变得端正:“我确实该念在你是我师弟的学生,而设宴欢迎你,唠唠家常、传授你些人生道理。
可是眼下,整个东山郡地界,能做这件事的,你是唯一的人选。”
杨浩然来了兴趣,问道:“方知府,东山郡是百万人口的大郡,人才济济、强者无数,光下辖的县城就多达十余座,有什么事,非得我做不可?”
方允道:“没必要叫知府,太生分,叫我师叔便好。
至于你问什么事,我告诉你,还是降妖。”
杨浩然不理解:“降妖?
东山郡周边,没有武道宗门吗?”
方允道:“当然有,但这种积德行善、提升名节的事,交给自己人做,岂不更好?”
渡口人多眼杂,方允说这种话的时候,却完全没有任何避讳。
他继续道:“东山郡虽大,人虽多,但却是因重商而兴起的。
齐鲁道百姓对科举和做官,有一种偏执般的迷恋,东山郡因位于全道边界,所以重科举的气氛,也淡了一点。
但名山大川匮乏,灵气浓郁之地,便稀少无比,湟水也只沾了短短一段,还是以货运为主,所以没什么大的武道宗门。
有武道天赋的孩童,去的也是附近郡城的宗门。
离东山郡最近的大山,也在西北方向近百里地开外。”
方允不愿意在那么多百姓面前,讲出东山郡的羸弱和困境,但杨浩然倒是听出来了,其中隐藏的意思。
这位方知府,不愿意付调遣其他武道宗门的人情债,周边出了邪妖,便让杨浩然去除。
知名度较高的宗门,都属于别的郡城,远离东山郡。
朝廷每年都要给各家宗门拨款。
这笔钱会过知府手里。
一旦知府差哪家宗门帮了忙,这一碗水就不太好端平。
更别提,方允如要差遣,选择的只能是外郡的大宗门。
涉及到钱,更难处理。
至于方允为什么不用他府中的武道修士,杨浩然猜测,方允一是想用邪妖来试试他的能力,二是斩妖除魔也算功德一件,有楚百文的关系在这里,方允必然也想让杨浩然美名远扬,有了百姓拥护,做官时多点筹码。
杨浩然拱手道:“除魔卫道,义不容辞!
还请方师叔将那邪妖的情况,让我大致了解一番,待晚辈安顿好姐姐,便立刻出发。”
方允道:“上马,来府内一叙。”
家丁为敲锣打鼓的一众人,结了工钱,杨浩然骑上马,来到方府。
方允官位虽大,可住的地方却比较朴素,奴婢没见几个、房屋没盖几间、家具没造几件,来接杨浩然的马匹,都是花钱找驿馆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