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旬。
科考已经接近尾声。
参与第一轮的考生有5800人,却只有300人中选。这比例差了十几倍,比预想的还少。而且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这都要怪袁熙提出的刁专题目---颂圣。
这两个字有多重意思。一是颂扬古时候的圣人,并向他们学习。二是颂扬当今天子,因为天子也可被称为圣。还有一重意思,是颂扬自己忠诚的君主,就比如袁熙。
一般学子们都下意识的认为,这题目是考验他们对圣人的理解。纷纷颂扬古代圣人,对他们大加赞扬,虽然是文采飞扬,写的极好,却被袁熙暂留了,不让他们参与第二阶段的考试,也不直接录取。
还有一些学子猜测到了袁熙的用意,‘颂圣’二字,代表汉朝天子。可是他们又不敢称颂,于是改成颂扬袁熙的功绩。
选来选去,只有三百人中选。
到了第二阶段,考验他们的人品。
各种权利、金钱、美色的诱惑、陷阱,层出不穷。在这一阶段中,上当的学子占绝大多数。唯有极少的七十余人,勉强通过。
现在这七十余人,正要下放到各地,进行实战。
沮授、田丰、郭图聚到一起,向袁熙进谏:“主公,在第一阶段时,您留下的那一批人,准备如何处置啊?”这话是田丰问的。
“你觉得呢?”
“臣等不明白主公的用意。”三人摇摇头,心中疑惑。
袁熙道:“颂圣二字,是有深意的,你们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吗?”
“臣倒是理解了一些。”沮授道:“主公早晚要替代汉天子,成为天下之主。主公希望所有的大臣,都心向主公,忘记汉朝。那些颂扬天子的,都被主公剔除了,是不想他们带坏了其他的官吏。可是臣等不明白,那些没有颂扬汉天子的,为什么也被剔除了?”
袁熙说道:“他们没有被剔除,只是留用。因为他们连题目的意思都没搞清楚,不配为地方要员。但是...我看了他们的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可以派他们去二十四司,当个小小的官吏。”
“我真正看重的,还是选拔出来的这七十多人。他们不但通过了重重考验,还对汉朝没有丝毫留恋,由他们治理地方,我很放心。”
.........
袁熙的一番话,在沮授、田丰、郭图听来,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反而很激动。因为他们看出来,袁熙是有大志向的,将来一定是天子。
从现在起就开始布局,等到消灭了曹操、刘备,夺取天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郭图微微拱手:“主公做的很对。这批官员,可以着重培养。”
“安排进二十四司的人,大概都任职哪一级?主公心里有数吗?”沮授问。
“这是你们的事。着吏部看着给吧。”袁熙将案桌上的册子拿起来,翻看了几下:“这七十多人,立即下放到魏郡各县,让他们做半个月的县令,视成绩给官职。”
“是。”
沮授接了过去。
被选中的七十多人,都经过一层层筛选和考验。他们的老家在冀州和幽州,这是袁绍、袁熙起家的地方,没有不良记录,风评也极好。
最重要是没有表现出对汉朝的留恋,是推翻汉朝,支持袁熙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