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圈内一直有传言,说《星球大战》这个品牌,哪怕是在导演的位置上栓上一头猪,也能赚钱。
一个过于成熟、粉丝基础广泛的系列电影,无论是对于导演,还是对于演员来说,都不利于个人品牌的经营。
因为影片的成功,更多的原因会被归结于这个系列本身,而不是导演、演员这些参与者。
举个简单的栗子,如果杜克-罗森伯格拿下二十亿美元票房的影片不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而是任何一部原创电影,或者是改编电影的首部,只靠这一成绩,就足以让杜克-罗森伯格拿下“二十加二十”的导演合约。
但因为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星球大战》,所以杜克-罗森伯格距离那个层级仅仅只是无限接近,而没有直接跨过那道门槛。
在这部电影之前,杜克-罗森伯格迫切需要“成功”的履历,而在得到了这份履历之后,杜克需要的,却是经营自身这个“品牌”,在不同的阶段,自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听到杜克将《X战警》、《蜘蛛侠》等超级英雄系列排除在外,罗杰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
有着前世的经验,罗杰很清楚,未来的好莱坞,是超级英雄电影的时代。
虽然说不是只有超级英雄电影能赚钱,但若是排除掉这些系列,具备大热潜力的选择就少了大半。
在未来几年,甚至就连《变形金刚》这个品牌都彻底烂掉。
能和超级英雄比拼的系列,除了《星球大战》、《星际迷航》之外,也就只剩下那个要到宇宙去飙车的光头天团。
剩下的票房大火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单部出现,最多拍上一两部续集,很难经营成长期的系列。
当然,凭借着《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成绩打底,杜克-罗森伯格倒也不用担心没有合适的片约。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不说做到顶尖,只要拥有出色的履历打底,永远都是“工作找人”,而不是反过来。
“看来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要给《星球大战》的续作找个新导演了,听说他们已经把计划提上日程了。”
罗杰没什么犹豫,直接说道:“如果你已经想好了不再继续拍这个系列,我会跟公司那边打招呼,大家和平分手,好聚好散。”
在好莱坞,分分合合是很正常的事情。
若是杜克自己不愿意继续拍《星球大战》这个系列,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不可能去强迫他。
毕竟,双方只是签了一部片约,杜克-罗森伯格并没有义务继续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工作。
当然,有了罗杰这个“大BOSS”发话,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在放人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痛快一点。
“那就谢谢你了。”
杜克-罗森伯格很“不客气”地接受了罗杰的好意,说道:“如果二十世纪福克斯有其它合适的项目,可以让他们和我的经纪人联系。”
表现得“不客气”,是将彼此视为自己人的态度。
从第一部《摇滚圣经》改编电影《郊区的耶稣》开始,杜克-罗森伯格和罗杰之间已经有了接近十年的交情。
双方都可以说,是看着对方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各自行业内的顶尖人物。
这样的交情,早已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关系,而是相当要好的朋友。
对于朋友的好意,自然是不需要拒绝。
至于提起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有条件地”继续合作的意向,也是看在双方的关系上。
以杜克现在的成绩,未来主要的合作对象多半是六大或者稍逊一筹的一线公司。
而在这些公司当中,由于罗杰和他的乐队在二十世纪福克斯掌握着大量的股份,若是条件相差不多,杜克的首选,肯定是二十世纪福克斯。
当然,这也是在“条件差不多”的前提之下的。
能够在娱乐圈混出头的人,都会把交情和生意分得很清楚,交情是交情,但为了交情,去影响自己的职业规划,那就绝对不可能了。
“二十世纪福克斯……”
罗杰想了想,印象中,二十世纪福克斯似乎在最近没有什么大手笔的投资计划。
当然,《X战警》、《铁血战士》等几个已经成熟的系列电影没有计算在内。
这些电影,都是会以相对固定的频率推出新作,稳赚不亏的钱谁不喜欢?
如果不是怕榨干系列电影的潜力,二十世纪福克斯甚至恨不得每年都拍一部续集。
在记忆中搜索了片刻,罗杰很确定地说道:“据我所知,目前已经确定立项的大制作,都是续集电影,要么就是一些投资三五千万美元的中等制作,这些项目你应该都是不接的。”
说着,罗杰忽然想到了什么,打量了一下杜克,开口道:“如果你有合适的项目,也可以找我们合作啊!我保证,二十世纪福克斯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六大之中最好的。”
突然提起这件事,是因为罗杰忽然想了起来,在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就是杜克-罗森伯格带着一份项目计划书毛遂自荐,找上门来。
虽然那个项目最终被否决了,改为拍摄《郊区的耶稣》改编电影,不过这件事还是让罗杰印象深刻。
至少,这意味着,杜克-罗森伯格并不是那种只会接过剧本拍片的导演,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若是杜克有什么靠谱的项目,只要能通过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审核,哪怕公司没钱投资,罗杰也是很乐意以乐队或者私人的名义去投资,然后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运作的。
“自带项目拉投资吗?”
听了罗杰的话,杜克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思索了片刻,杜克点点头,说道:“等我度假回来,我们约个时间好好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