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姐好像和他很熟识的样子,热情地打招呼:“来了大爷!今天您和大妈吃点儿什么?”老人也微笑着连连头,算是回应,站在原地重重地喘了几口气,眯起眼睛贴近餐车前的玻璃向食盒里仔细看着。汪姐连忙介绍:“今天的肉菜有肉片茄子豆角、红烧鸡块。素菜有炒豆芽菜、素炒圆白菜。”杨姐的声音又长又高,恐怕老人听不清楚。但老人还是“这是什么?”、“咸不咸?”、“硬不硬?”反复询问着。汪姐始终在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介绍着。最后,老人说:“哎!今儿没我们能吃的。”汪姐忙说:“大爷,要不您和大妈来两碗龙须面吧。又软乎还有生菜。”老人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还有龙须面?好!就吃这个!”杨姐连忙把两碗龙须面和两双筷子放进塑料袋里。等老人结完账,还不忘叮嘱道:“您慢走!”
最后几个买饭的是身穿蓝色短袖工作服的护工,他们无论男女没有年纪太小的,看样子都在40岁左右,听说话口音也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每个护工手里都拿着几张饭卡,他们是帮助还在照料病人而不能来买饭的老乡、朋友带的。他们很节俭,只捡素菜买上半份儿,再加上一个馒头或是花卷。因为要给别人代买饭,所以一个人要刷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
我看到,汪姐每次给这些人盛菜的时候都要微微的多来一些。杨姐给他们刷卡也是不嫌麻烦,一一核对,逐个刷卡,没有嫌麻烦。
长长的队伍消失了。餐车前恢复了安静。
不知不觉中,四十多分钟过去了,我估算了一下,买餐的人数大约有六七十人。餐车上四个食盒基本上空了,只剩下不到一勺的圆白菜,还有两个馒头孤零零的躺在托盘里。
汪姐和杨姐说:“今天的菜盛的合适,要不还得下去取。幸亏今天打饭的人不多。”
听到这话我不禁在想:“她们配合的这样默契,动作如此麻利熟练都用了四十多分钟。那人多忙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走了!回去了!”杨姐一边收起大餐车尾部的托板,一边说道。
汪姐则把筷子、勺子、pos机放进大餐车下面的储物柜。两人各推一辆餐车向电梯走去。
因为少了小汤,我连忙上前帮助汪姐去推那辆大餐车。
不一样的售餐,紧张而忙碌。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