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里只手遮天,风光肆意了半辈子的陈贵妃,没等在太后的位置上享受几天,就被明宗用一杯鸩酒送去往生了。
有此等警示在前,不论明宗还是前朝臣子,都不会希望后宫里再出现一个恃宠而骄的皇贵妃,更直接的表现,是明宗还差点废除了皇贵妃这一称号。
最后是一位谏议大夫阻止了皇帝的想法。
在他看来,祸国之说不应强行论归结在女子头上。陈贵妃此人有罪,然封号无罪,若将两者归为一处,此举与昏君何异?
且言国之兴衰,在于君主能否端正自身,强国固本。
厉宗贪图美色在前,搜刮民脂民膏皆为自娱,此举已将大齐推在风口浪尖。
就算没有陈贵妃,也会有李贵妃、王贵妃之流,为君者行而不正,纵然除尽天下女子,又能如何?
凭借这番慷慨激昂的说辞,谏议大夫薛缙被明宗一眼相中,直接提拔为正三品侍中,掌管门下省。
后来也是薛缙在姚昭仪一路连升到宜皇贵妃的时候,主动站出来为皇帝辩驳。
那时候,皇帝大概也是没想到,曾经深恶痛绝的东西,会在有朝一日从天而降,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跟陈贵妃不一样的是,宜妃是宫女出身,并没有母家在朝政上给予支持。
所以她能得到的一切,全靠皇帝赐予,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看似皇帝把她放在心上,事无巨细无不周到妥帖,可宜妃心里门儿清,她能走到这一步,只是因为皇帝愿意捧她。
但凡行差踏错,等待自己的,只会是一辈子爬不上来的深渊。
不是她不愿相信,实在是帝王口中的喜欢,从来都是哄人玩的甜蜜话,当不得真。
那许愿金屋藏娇的汉武帝还不是转头爱上了卫子夫,《长门赋》哀婉凄绝,到底换不回一颗真心相待。
再有汉成帝一派柔情脉脉,愿与卿同载并游,后来也只留下班婕妤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宫三千佳丽,没有谁能长盛不败,宜妃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花期更长一些。
她知道皇后不喜欢自己,即使怀了身孕,依旧雷打不动地去未央宫请安,礼数周到的让人挑不出错来。
每一个宠妃出现的理由有很多种,可只有会经营自己的,才能成功笑到最后。
若比貌美,三宫六院里比宜妃漂亮的女子有很多,但是像她这样聪明的人,一向少见。
宜妃从不贪图自己握不住的东西,但是在皇帝面前,她又将这份理智完美掩藏。
她是温柔细腻需要丈夫去疼爱的,也能勇敢站在儿子身前遮风挡雨。
不论是哪一种,她呈现给皇帝的,从来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真实反应。
她从来没骗过他,只不过是比其他人更狡猾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