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法是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
这时不是直接将茶放入壶中煮熟,而是先将茶饼研磨,箩筛成极细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斗茶决定胜负的因素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色。汤色指茶汤的颜色,当时的标准是以纯自如乳为上,其他色泽则等而下之。汤色是制茶技艺的反映,如果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制作精良;如果色偏青,则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则蒸时过了火候;色泛黄则茶叶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烘焙时火候太过。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要求是一致的。汤花泛起后,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搅动都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就可紧咬盏沿而且久聚不散,这种效果叫作咬盏,即为好茶。
茶汤要做到味、香、色三者俱佳,才能算是最后获胜。
许多人看到池泤霁的茶连一点儿汤花都没有,都很蔑视的瞥了她一眼。
襄夫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池泤霁的方法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
“池三小姐这方法怎么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呢?”这次宫里来的马嬷嬷问道。
“这位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先打个岔介绍一下,这位是皇后娘娘身边特意拨过来主持这次茶艺会的。其茶艺高超,纵是许多茶艺大师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马嬷嬷。”襄夫人介绍道。
“回马嬷嬷,这是泤霁自己惯用的方法,其茶汤没有一丝杂质,口感上佳。嬷嬷可以来鉴赏一二。”
马嬷嬷下来走到池泤霁桌前,抿了一小口。
“这有什么好的,不就是那些粗鄙之人的泡茶方法嘛。”
还没等马嬷嬷说话呢,就有一些人开始絮絮叨叨的讨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