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渐褪。
冬日的阳光,赶走了黑暗。
海风吹拂,浪花翻涌。
一艘最新型的导弹驱逐舰,正缓缓的在大海上航行。
舰艏劈开海面,舰尾拉出一道航迹波浪。
正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该舰,舰体尾部的飞行甲板上,开始忙碌起来。
一架舰载直升机,被缓缓推出了机库。
机械师和飞行员,对直升机进行各项起飞前的最后检查与交接。
随着涡轮轴发动机的嗡鸣声,桨叶旋转,掀起强劲气流。
引导员挥舞着双手,用手势指引飞行员缓缓离舰。
升空、悬停、侧转、拉高……
两名飞行员技艺娴熟,流畅的完成了整个起飞流程。
起飞后不久,便关闭了左红右绿,不断闪烁的信标灯。
直升机呼啸掠过海面,迎着阳光往东飞行,随后偏转航向,降低飞行高度,进入巡航慢速飞行。
这时候,机载的搜索雷达、磁异常探测器等设备相继启动,对附近海域进行反潜搜索。
昨晚的新式光学武器试验,何止是大获成功?连续三次震撼全世界。
武器试验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那么唯一需要防范的,便是其他国家的觊觎和窥探。
无人火山岛靠近南极,距离最近的国家,都是上千公里外,属于典型的偏远蛮荒之地。
但这并不代表,这里不重要。
昨晚的连续试验,那三次冲天而起的炫目光柱,已经让这座无人火山岛,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而当今世界上,超级大国都有战略核潜艇。
这种体积吨位庞大的潜艇,能长时间在水下潜航,宛如深海幽灵一般,随时可以在意想不到的海域,出其不意的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发起核打击。
超级大国,一般都有多艘战略核潜艇,从而确保随时都有一艘在大洋深处潜航待命。
从而保证任何时候爆发战争,都有可以对敌人实施毁灭性打击的底牌。
因此。
这架直升机进行反潜巡航飞行,目的自然只有一个。
那就是搜索这片海域,看是否有其他国家的战略核潜艇,前来窥探本次试验意图不轨。
无论什么潜艇,只要是在海面下活动,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噪音。
越先进的潜艇,越会通过各种主动降噪、隔音消磁手段,降低自身噪音,争取能与海洋背景噪音一致,从而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反潜直升机掠过海面,保持恒定的速度,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大范围的探测。
遇到可疑噪音,才会投放声呐浮标,进行小范围的精确查找。
……
直升机以西二十公里外。
便是一艘大型航天测控船。
该船在在整个试验前后,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时间缓缓流逝。
当夜晚褪去,白天来临。
船上的大型自动了望设备,例行对天空进行光学搜索。
兀然!
一个特殊的‘云团’引起了操作员的注意。
这个‘云团’太特别了,在气象雷达中没有任何信号显示。
可是通过光学了望,它又确实漂浮于天空。
数据解算发现,它距离海平面两千余米,直径超过三公里。
与人们常见的白云、乌云不同,它深蓝剔透,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玉石横亘在天空。
奇怪的是……
明明肉眼可见,但为什么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却探测不到它任何特征。
红外辐射?没有!
雷达反射?也没有!
这个‘云团’实在是太特殊了。
它的位置,不偏不倚,刚好在无人火山岛上空。
而且正好位于地下试验基地,那被光柱戳穿的大洞正上方约三千米,漂浮不动。
这是什么玩意儿?
是因为天亮之前,接连三次的试验,导致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可是臭氧层很薄,而且臭氧属于气体,即便某些地方出现了空洞,其他臭氧也会将其填补上,不会一直出现一个巨大的空腔。
那会不会是温度超高的光柱,连续三次冲破大气层,导致空气电离而出现的超大离子体呢?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等,当两种带电粒子结合成为中性原子,多余能量将以光子的形式释放,从而散发出光芒。
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就开始利用‘离子发光’原理。
比如城市里的霓虹灯、家里的等离子电视、汽车上的氙气大灯、地球南北极的炫目极光……这些都属于离子发光。
不过……
连续三次光柱迸射,那超高的温度,是肯定会导致空气被电离被分解,形成大量电离气体并不奇怪。
可问题是……
如果这个‘云团’是凝结而成的超大离子体,那么它为什么只显示蓝色呢?应该会有很剧烈的离子发光现象,散发出犹如南北两极,那绚烂多彩的极光才对。
而且目视观察,发现它密度肯定非常高,颜色非常深。
图像放大之后,还能看到在它的中部,似乎有一个黑黢黢的大洞。
到底是深蓝到了发黑,还是确实是有个大洞呢?
为了进一步查证,测控船很快起飞了一架无人侦察机。
虽然有舰载直升机,但也不敢用。
万一是个超大的离子体云团,直升机一旦靠近,就会容易因为放电效应,而导致犹如遭到雷电电击似的,那可就太危险了。
无人侦察机就不同了,即便出事坠落,也不会死人。
关键是没有飞行员,无人机可以做很大的高过载机动。
比如起飞之后,就猛然连续爬升,有飞行员的直升机可不敢这么飞,那不找死吗?
不多时。
无人侦察机就接近‘蓝色云团’了。
借助机载的高清晰光学相机,让测控船上的人,看得更清晰了。
那确实是一个黢黑,不透光也不反光的大洞。
幽深而又神秘。
无人侦察机没有探测到,任何辐射信号和紊乱磁场,但也不敢过于接近。
盘旋一周之后,开始绕大圈爬升,犹如螺旋状般的往上爬升。
最高能飞到上米高度的无人侦察机,在这三千米左右空域,自然是相当轻松。
一边斜向上盘旋绕飞,一边调转机腹的光电吊舱,对这‘蓝色云团’进行拍摄。
当飞行高度来到了六千多米,终于拍摄完成了。
测控船上,根据无人机侦察机实时传送回来的数据,也迅速完成了一个三维建模。
这个漂浮于无人火山岛正上方空中,一动不动的‘蓝色云团’。
特别像是一个,被掏走了内核的苹果。
在它中间,有一个直径接近二十米的幽深大洞。
不反光、不透光,合成孔径雷达和超声波也无法穿透,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而另一边。
卫星遥感成像数据也传回来了,但也看不出有什么端倪。
因为国际空间站并没有途径这一区域上空,所以也没办法让宇航员,通过目视观察。
研究、讨论、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