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在奉阳大学呆到下午4点,一直等到学校机房的老师很隐晦的示意他们“应该离开”后,才和吴倩,任玲玲一起离开了机房。
这一下午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美术素材都画完。不过张帆已经和两位学姐普及了整个游戏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为什么要把地图上的装饰物单独绘制;一个游戏程序是如何读取美术资源的以及美术资源为什么要转换成这种常规软件打不开的格式等等很多问题。
张帆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给两名学姐讲清楚,单独绘制是为了他程序方便调用素材,节约空间。读取是依靠代码进行读取,美术资源因为需要程序能够读取,因此需要输出成特定的格式——等张帆将这些问题都给讲的差不多了,吴倩和任玲玲也就对游戏开发有了个最基本的了解,而不是之前张帆让她们干什么她们就干什么了。
在张帆临走时,两位学姐表示要在考试后继续留校一段时间,将美术资源绘制完毕。由于事先和田志军打过招呼,两位学姐平时也与别的计算机老师相熟,因此很顺利的就得到了老师的首肯。她俩也向张帆保证,下次张帆再来到奉大,一定将所有的美术资源全部画好,争取一次成功。
张帆向两位学姐表示了感谢,回到煤都市,准备指导扬帆小组的同学进行专业填报。
高考虽然结束,但整个高考战役却还未打完。如果说将高考分为两部分,那70%的部分就是在考场上考出来的,剩下的30%则是估分和填报志愿的事了。
虽然说分数是一切的基础,可填报志愿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可以让你的分数发挥最大的效果。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准确的估分。7月13号早8点,估分正式开始。
尽管90年代初没有系统的“高考真题册”,但刚刚考完试,还是或多或少会流传一些“真题”版本出来的。
当张帆来到学校时,学校早已经将当年的高考题全数排了出来。在这一点上,煤都二中还是比较厉害的,所有参加了高考的学生,只要来学校,就能领到一套试卷进行复答估分。张帆和他的扬帆小组也都领了一套,开始重新答题。
由于有大橡皮的存在,所以选择题根本不用重答,全部跳过。而主观题由于答过一遍,其实再重新做起来是非常快的。而且高考毕竟已经结束了,大家的心态也非常放松,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试卷就已经全部重答完毕。张帆带着大家先将客观题的答案对了一遍,然后就宣布先午休,下午再讲主观题。
主观题自然不能像客观题那么简单就对出答案。张帆一科一科的讲,将每道大题的给分点都写的明明白白,然后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估分。
在这里张帆还特意提醒了一下,有些主观题虽然同学们的答案错了,或者说没有全部答完。但是某些踩中“给分点”的地方还是要给分的。张帆要求大家把估分要尽可能的估准一些,否则估高了容易出现“落榜”的情况,而估低了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张帆本身学习自然没得说,又是第二遍做这套题。因此他答出来的题基本上就可以当作参考答案直接用了。就连数学最难的那道压轴题,也被张帆攻克了下来。经过一下午的奋战,所有同学的分数终于全部估完了。
这里面到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小组里面最难估的分不是性格跳脱的赵海川,也不是老实巴交的宋骥——反而是张帆自己。或许是“医者难自医”的魔咒在作祟。张帆在第二次答题时也记不起自己到底哪道题对哪道题错了。
不过这对张帆来说到问题不大,分数这个东西就和钱一样,过了那根线以后就只是一个数字了。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同学们选择更好的学校和专业,既然成立了小组,张帆觉得应该对他们负责。
翌日,小组同学带着自己最终核算的分数来到了学校。每个人都写了一张小纸条交给张帆。张帆看了一眼,这里面估分估的最低的是宋骥和许佳,二人的成绩都估了490多分,与他们测试时候的成绩比低了10多分。而估分估的最高的是赵海川,他估了562分,张帆摇了摇头,这明显是虚高了。
等将同学们的分数全看了一遍后,张帆开始挨个点名重点处理。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赵海川。客观题没什么好说的,等到了主观题,张帆拿过赵海川的试卷,以问答的方式一道题一道题的分析分数的构成。
“海川,你这道题我看了一下,应该只能拿8分吧?”张帆看着赵海川写的龙飞凤舞的大题,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4个得分点,真不知道赵海川这个10分是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