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张帆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快走几步来到教室门口,皱着眉问道:“宋骥,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不想上大学了。”宋骥低着头,小声说道。
怎么回事?张帆上下打量了一下宋骥,见他头发凌乱,眼眶微红,显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他变得如此。张帆拉着宋骥来到教室后面,给其他同学打了个眼色,然后问道:“前两天不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说不要上学了?”
宋骥痛苦的抓了抓头发,抿着嘴一言不发。张帆见他不愿意说,也有点无奈。这种事除非他本人开口,否则根本没法强迫。
这时林语寒见这边好像出了点问题,好心的走了过来,打着口型无声的问道:“怎么了?”
张帆递了个眼色,拉着林语寒走到一边,低声把宋骥的事说了几句。林语寒点了点头道:“我来试试吧!”说着走了过去,等宋骥的情绪稳定下来。
等了好半天,宋骥这才稳定下来。林语寒温声软语的问了一会,把情况摸清楚了。然后她朝着张帆招手,张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到底?”
“宋骥的家里有点困难,可能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交不起。”林语寒有些忧伤的道。明明考上了大学,可学费不够,这种情况无疑是残酷的。
张帆叹了口气,他现在也没钱。上大学这件事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张帆沉吟了一下,问道:“宋骥,你看看能不能管家里的亲戚什么的借一笔钱,大学里应该有奖学金和助学金之类的东西,你可以先上学,然后到大学再申请这方面的补助。”
“有这种事?”宋骥一听眼睛登时就瞪圆了。他抹了把脸道:“张帆,上大学可以拿补助的?真的有这种事吗?”
“当然了。”张帆想了想道:“鉴于你家里现在这个情况,我建议你考师范类的院校,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师范类的院校向来都是有补助的。在90年代,一个学生每月大概能拿到30多块钱的补助。虽然不多,但如果学生平时省着点花,家里再能支援一点的话,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再加上有些大城市也逐渐开始流行大学生兼职,周末再去做做兼职,兴许每个学期还能攒下来一点钱。
宋骥听了张帆跟他说的师范类院校的种种好处后,顿时有些心动了。说实话,如果不是逼到了实在无奈的份上,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又有谁不想上呢?宋骥又跟张帆反复了解了助学金,奖学金等等相关的事项。张帆对90年代初的政策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可以肯定,奖学金是一定能有的。
最后,在参考了宋骥的意愿后,张帆给他选择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其实报这个系,张帆也是有点小想法的。在刚进入21世纪时,学校的“补课”风潮开始风靡。那时候还未开始打击课外补课,很多老师靠着补课着实赚了点钱。而选择物理这么一个理科,当然以后补课也会方便一些。张帆能帮的都已经帮到了,至于宋骥将来能混成什么样,那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第二天,正式的填报志愿开始了。张帆带着扬帆小组的同学们隔了几个月,首次回到了三年二班的班级里。同学们看着张帆等人回来,都有些侧目。与班级里大多惴惴不安的表情不同,扬帆小组的同学们显得非常放松,很有自信。就从精神面貌上来看,小组里的同学和其他人就已经拉开了差距。
王寒阴着脸看着张帆等人,他和魏树强估出来的分差不多,两人都是560多分,准备双双报考绥宁理工大学了。等见到张帆等人进来,王寒不禁酸了一句:“瞅他们那样,好像考上青华燕大了一样!”
“张帆,你准备报哪个学校啊?”王寒话音未落,教室里就有人问了一句。大家都考完了试,放松的很。班主任关老师虽然在上面坐着,但是也不会阻止同学们闲聊了。
“哦,我啊?我准备报青华大学计算机系。”张帆早就打定主意要报青华了。前两天他的估分是646分,按分数看足够了。
王寒没想到张帆真的要报青华,嘴里哼了一声,低声道:“吹牛谁不会!”然后就转过头和魏树强聊天去了。魏树强面色略带复杂的看了一眼王寒,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早上9点多,班主任老师拿了一摞填报志愿表回到了教室。将所有志愿表都发下去后,关老师道:“大家都看一下,注意自己的个人信息一定不要忘记填了。相信你们之前也有过考虑都要报哪个学校,哪个志愿了。大家写好之后把表格中午之前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