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对他的评价,也太高了吧。”
“不高。等你真正了解他,就知道了。”
将领们似懂非懂。
大军前行,很快与裴延会合。
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整个大营都在忙碌,收俘虏的收俘虏,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
“高将军,你那里的战斗怎么样?”
两人碰面。
高顺哈哈笑道:“借你吉言,一切顺利。”
“此行,不但消灭了数万敌人,收回我们之前在邺城之战中丢失的大炮,还俘虏了袁谭。可谓是战果累累,丰硕无比啊。”
“真的?”
“你看那。”
顺着高顺的手看去,裴延见到了被五花大绑的袁谭。
裴延道:“真是大获全胜。有袁谭在此,又消灭了审配,我们就彻底解决了袁氏的事。也可以班师回徐州了。”
两人感慨了一会,一起进入大营。
......................
消息传到洪南这里,洪南十分的高兴。命令裴延、高顺,将袁谭及袁谭麾下的士兵,都交给兵部,押送回长安。两人率领第一军、第二军,作为第二批驰援北方的精锐,紧急前往冀州。
此时,洪南已经亲率洪战的第三军,及谢飞的十万军,进入青州地界,再有四五日,就能横渡长江,进入冀州。
虽然行军幸苦,但洪南没有任何的怨言,反而兴致高昂。
从天下大势来看,晋国已处于绝对的优势,豫州、徐州、兖州、青州,都一片太平。袁谭被灭了,曹操完全处于守势。只有北方幽州,尚有少数乱军为敌,只要解决了幽州的事,从今以后,晋国将愈发的强大,再没有人敢与之为敌。
“高顺、裴延,果然不负我望,成功解决了袁谭的问题。”
洪南骑在马上,看完奏折后,说道:“要传令嘉奖,等回长安后,再给予重赏。”
“是。”
陈宫道:“其实,徐庶军师、和文和军师,也十分的不容易,他们也是立了大功啊。”
洪南道:“这我知道。他们凭着少量的兵力,与许攸、荀攸、曹仁周旋,保住了并州、幽州、冀州,减少百姓的伤亡。的确功不可没。”
“我到不这么认为。”旁边,洪战说道:“两位军师合军之后,兵力也不少啊。有韩岳的独立师,有张绣将军的狼骑军、童飞将军的神机营,还有其他的散兵,总的相加,有三十多万人。打了这么久,还没有击败曹军,实在出乎预料。”
洪南无语的道:“战儿,你要记住。记人之功,勿记小过。他们能与敌人周旋,没被敌人吃掉,就是立了大功。”
“是。儿臣记住了。”
“报...。”就在这时,后方跑来一个信使。
信使拿出一封信,递给洪南。
洪南打开一看,轻笑着问道:“公台,你猜猜这封信,是谁写的?”
“是高顺、裴延将军?”
“不。”
“兵部、或者军机处?”
“还是猜错了。”
洪南道:“这啊,是曹操亲笔写的,他要我接受和谈,放回被困在北方的许攸、荀攸、曹仁各军。并且允诺,愿意拿出一千万两白银,三十万担军粮,作为战后补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