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可愿当吾的书童,学那万人敌。待长成时,带领兵甲,征战沙场。”
陈平的话,让徐盛感动涕零,忙向陈平下拜谢恩。
徐盛的出现,让陈平惊喜。可惊喜总是很少,无奈居多。
陈平在招贤阁呆了三天,就没有了任何兴趣。
来来往往,皆是些讨生计的人,所谓的良才美玉,何其少也。
人才少,就要培养人才。陈平带着求贤若渴的心,在不断的想着办法。
陈平想到的最好方法,无疑是建学堂,教书育人。
从学堂中,教出大批的可用之才,为将来所用。
可这个想法,被张昭,戏志才,甚至程昱,极力阻止。
张昭言。“学问,不可传。张角传与太平道,下场何其惨也。”
戏志才言。“学问,可传,但主公,当要有底蕴。如无底蕴而传,将于上层人为敌。”
程昱言。“主公,学问,乃上层人的学问。如下层人有了学问,还能御之乎。”
三位智囊的话,让陈平惊恐。
陈平万万没想到,在东汉这个年代,传播学问,竟然如此艰难。
难怪,难怪。难怪当年的曹操,三发招贤令而不建学堂。
难怪那些名人之士,到处拜访高人,四处游学。
学问,在古人的想法中,竟然是这般。在封建的东汉,传学,当真艰难。
传学的想法,被陈平彻底放弃。陈平现在,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招贤阁中。
郡尉公府,郡丞公府。
蔡邕在翻译周公七卷。文姬在弹琴,病以全好的义母,在缝缝补补。
而媚娘带着歌姬,更是忙东忙西,当起了蔡邕,义母的丫鬟。
就连典韦,也是忠心耿耿的干着护卫工作。
陈平蓦然发现,他又闲了下来。
除了练兵,巡视各乡县,调戏下文姬,媚娘,欣赏歌姬的歌舞外,再无任何事情可做。
这让陈平很惶恐。因为陈平知道,这样的日子,少说会经历几年时间。
琅邪后山,建好的平蝉阁内,陈平得到了治愈。
陈平发现,也只有这里,才能让他平和。
求贤不易,又不能传学,那么只有自学,让自己更强大。
这是陈平用了三天时间,在平蝉阁内,总结出的。
阵阵琴音,伴着读书声,从平蝉阁内传出。
“周公曰,救乱,当救人心。乱,乃乱人心也。医好人心,当为救乱之本。”
“如何医心。太公问,周公答。”
“周公曰,医心有四。医百姓之住,医百姓之食,医百姓之身,医百姓之神。”
“何人可医。太公再问,周公再答。”
“圣人可医,君主可医,贤臣可医,良才可医。”
看到此处,陈平不仅感叹。现圣人已去,君主昏庸,贤臣能有几何。良才对我陈平来说,何其远也。
当今之时,求贤,招贤,掌天下之良才,英才,为己所用,方能救乱也。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琅邪日新月异,陈平因周公所书,蔡邕所传,心中亦广阔豪迈。
郡尉公府,陈平躺在媚娘的膝上,闭上双眼,让媚娘任意施为。
堂堂大丈夫,脸颊之上,被涂上红妆,头发之上,亦被别上红花。
原因无它,只因为明日,亦是九月初九,乃陈平的大喜之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