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俞大遒秘密进京。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朱翊钧非常诧异。
“张大伴,不是说让老将军好好休息一下么,现在连正月都没出,怎么就让人家进京了?”
面对朱翊钧的质问,张鲸也是挺冤枉的。
急忙说道:“回禀陛下,是余老将军自己要求的,奴才们可是一点催促之意都没有啊。”
“行吧,那他现在人在何处?”
“宫外待宣。”
“叫来御书房吧。”
朱翊钧从一旁拿出齐越调查的关于俞大遒的所有事情。
俞大猷,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泉州(今福建泉州市)人,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
早年学习易经,世袭百户。嘉靖十四年,考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经过兵部尚书毛伯温推荐,出任汀漳二州守备,击破海贼康老,授都指挥佥事,平定新兴、恩平的叛乱。
嘉靖二十八年,经右副都御史朱纨推荐,出任备倭都指挥,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嘉靖三十一年,开始与倭寇作战,人称“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战功累累,常被弹劾,遭到免官。
要知道拥有等腰战功的将军一般很少会被免官,当初在朱翊钧的授意下,锦衣卫也是花了大力气,才撬开了他手下的兵卒的嘴。
虽然有着极强的战斗指挥天赋,但为人极度自信,偏固执,难听点就是有点一根筋。
所以不仅在文官集团,在武将集团内,也是名声有瑕,所以才酿成了本次闹剧。
一炷香之后,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咚咚咚。
“陛下,俞大遒求见。”张鲸在门外喊道。
“进来吧。”
随着张鲸进来的是一个精神抖擞,双目有神的老者。虽然马上步入古稀之年,那依旧龙行虎步,气势十足。每次迈步不大不小,始终保持着匀速。
“草民拜见陛下。祝吾皇万寿无疆,祝大明万寿无疆!”俞大遒伏跪高声祝贺道。
“平身吧,老将军。”
“张大伴,赐座。”
落座之后,朱翊钧留意到对方的腰背微微弯曲。
“老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如今大明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朕又年幼,故只能厚颜恳请您全力辅佐啊。”朱翊钧开门见山说道。
“陛下说笑了,草民虽然一介武夫,但也识字。陛下之前写的两篇文章,于万民而言可谓振聋发聩,听说炸出来不少金凤凰啊。”
“哈哈哈,是的。”对于自己的杰作,朱翊钧也无需谦虚。
“在草民心中,既然年少时候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无论这个国家变得如何,这个国家的掌权者变得如何,但只要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还有生命威胁,那么我便要保护他们。”
这话在朱翊钧看来天经地义,可谓军人典范。
可在张鲸耳朵里,那就是大不敬!
把他气的挤眉弄眼的,要不是看朱翊钧一点不悦的表情都没有,他必然‘贴心’的参对方一本,这样的糟老头子,就应该在东厂潮湿的地牢里,困死!
他不允许自己守卫的皇权,得到一丝亵渎。
朱翊钧自然留意到了张鲸的变化。
“张大伴,你先出去吧。”
面对朱翊钧的驱赶,张鲸只能无奈应下。
朱翊钧算是看出来了,对方心中对于老朱家这几个主子,意见不小。
“老将军,您也知道被免官是因为新的京察制度,朝令夕改乃是大忌,所以朕对于老将军,有别的安排。”
“草民这把老骨头只要还能动,陛下说去哪儿,就去哪儿。哪怕您让草民拿着木棍去戍边都行。”俞大遒‘真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