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政府,足足有超过一百个公务员。
结果,居然只有三个人才是被朝廷承认的官员,其他的公务员都是小吏,地位低下,不在朝廷编制内。
知县,县丞,主簿这三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才得以入职做官的。
在大明,官员往往通过科举产生,经过朝廷委派,常常异地任职,领取朝廷俸禄,并且为朝廷服务的。
但是,小吏就不同。
胥吏是衙门的办事员,由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
在大明社会,吏的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
吏不需要科举产生,主要是专业和专职的办事人员,也没有品级。
因为朝廷规定,吏员的子孙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升迁为九品芝麻官。
所以,很多的读书人,宁愿穷其一生,也不愿去当吏。
而吏的主要来源就是招募。
地方官员需要吏员了,就会贴出公告,吸引有意者前来应聘。
虽然吏员身份低,但毕竟在衙门当差,吃的是皇粮。
因此。
平民老百姓想要通过招募进衙门当胥吏,那也是不可能的。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大明的胥吏阶层自成一个体系。
俗话说,流水的官员,铁打的胥吏。
地方官每隔几年,就会被调到其他地方。
但是。
一个地方的胥吏却会世世代代在当地生根。
一个衙门的胥吏岁数大了,就会把自己的后代族亲安排进衙门办事。
这也就导致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一个地方的衙门小吏职位,基本上被这些胥吏世家把持。
大明的文人,因为热衷于做官,便会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读书上。
这就会导致,他们做官后对人情世故不精通。
而吏多是读书不好,并且由当地人担任,因此他们在人情世故方面更加练达。
一般情况,都是官员具有决策权,而吏更多是去执行,两者相得益彰。
但是,也正是因为吏员做官无望,仕途有限,素质又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欺压平民、鱼肉百姓身上,造成大明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贫苦。
现在。
等这些聪明孩子学成出来,陈凡就会给他们分配工作。
每个县要两三个胥吏名额,想来没有人会反对。
那些文官一向看不起胥吏,就更加不可能反对此事了。
而这些毕业的学子,会被陈凡安插到大明每一个县,每一个州,每一个府。
等时间一长。
好几届的毕业学子全部安排到县州府衙门,充作胥吏。
等每一个县都有人数众多的科学人才后,陈凡就可以推动大明的官吏改革了。
官和吏都是大明的公务员,不应该区别对待。
而只有把这些科学教育出身的人才,通过官吏改革,送入官场,身居高位。
到那个时候,大明整个社会的改革才有人才基础。
因为那时,大明每个县州府的官员都有接受过科学教育。
然后,陈凡再引进各种先进的科技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等等,再搭配陈凡从现代世界带过来的各种商品物资。
陈凡相信,经过由上到下的改革推动,大明会在科技,教育,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得到空前发展。
而对于把大学毕业的学子,安排到大明各地做胥吏这一点,其实是陈凡放出来的烟雾弹,用来迷惑朝廷官员的。
而陈凡真正的用意,是等各地毕业生的人数一多,就会推动官吏改革,打通吏到官的上升通道。
而这一点,陈凡就连崇祯都没有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