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告别杨岐洞,乘车踏上返程。
我们来到了三叠泉。三叠滩是大孽龙洞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河床在此断断续续,湍急的河流从悬崖峭壁上直流而下,形成了千壁立、泉飞瀑的奇景。进入孽龙洞,抬头一看,群山挺拔,直冲云霄,但两山之间的空间却十分狭窄,最近的地方也只有两三米。谷底有一条湍急的小溪。由于通道窄而陡,水流比较湍急。人们可以在三叠滩之前听到海浪的声音。相传这三叠泉是轩辕黄帝晚年修炼的地方。这池水是他赐予他的臣民和人民的琼脂。任何人被池水溅到他的衣服和脸颊上,都会得到水的气息,从此得到祝福。 ”、“禄”、“寿”,即:祸归福,仕途平坦,百岁寿。
沿着水池中央的岩石构成的长廊走,这条路就变成了悬崖中央的铁板路。我顺着崖壁搭建的铁梯,走上了高高的栈道。我低头一看,悬崖峭壁和急流在我脚下飞溅;我抬头一看,水雾在我的头顶上,天空一字排开。我不禁有些担心。如果这个游客从栈道上掉下来怎么办?心里这么想着,小腿竟然颤抖了两下。我悄悄的扫了一眼前后的同伴,只见众人一脸得意,看不出丝毫的紧张。我这才放下心来,大步朝着栈道的更高处走去。此时,我的心已经融入了勇敢快乐的集体和美丽迷人的大自然中。
走下栈道,穿行于蜿蜒的山谷和山间小径,听着山泉滴入岩壁,欣赏金秋林的浓荫,草露花香让人精神振奋。久居城市的人们,漫步在这幽静的山路上,没有外界的喧嚣,没有名利场上的争吵和挫折,才能体会到白云野餐的轻松与惬意。悠闲的南山又惬意,这种难得的惬意与童真让人陶醉。
再往前走,一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山谷路中央,宛如从天而降的飞石。导游告诉我,这是腰石。以往,伙计们在为业主背负着长期的学习时,背负的重担都是尖底的,走路中途都不能放在地上靠肩。所以当这些家伙带着沉重的钻头经过时,太过危险。
巢穴,他们总是不得不用手支撑石头。休息一会儿。像这样来回走动后,称之为腰石。听了这个典故,我也照例,用手托着一块石头休息了几秒钟。
快到谷顶时,我们已经汗流浃背,呼吸也越来越浓,就坐在路边高高的石阶上休息。环顾四周,杨岐洞四面环山,冬天的寒流和寒风难以入内。夏季植被丰富多水,气温适中,雨量充足,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因此,原本生长在南国的杨岐杉落户北国杨岐山脚下的孽龙洞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岐洞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说说吧。相传之前闹饥荒,两口子把种出的杨岐豆发放给灾民,人们被她坚定不移的爱深深打动,从此人们称之为杨岐豆。
游览三叠湖时,由于栈道两侧植被茂密,湖水一直在脚下流淌,空气格外清新,犹如置身于天然氧吧,让人感觉很舒服。在导游的带领下,悬崖上的许多凸出的石头从不同的角度变成了各种有趣的人物和动物,有的像唐僧,有的像猪,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马、牛、羊等等……造物主神奇的斧匠将这里的岩石和巨石雕刻得如此生动,让我们这些走遍南北的见多识广的记者惊叹不已。
游览完三叠湖,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杨岐洞的另一个重要景点——七仙峪。
所谓七仙峪,有大量的钟乳石形成像仙女,其实就是一个山洞,不算深,也不算很宽,两边耸立着数十座挺拔的山峰。据考证,亿万年前,七仙峪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当星辰更替,沧桑变迁,奇峰怪石,怪石溪谷,石壁光辉,蜕变成今日。有人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起源于此。因对这里的景色着迷,七仙女常在溪边沐浴嬉戏,故名七仙峪。虽然这个民间传说的真实性尚未考证,但这里的美景,北有山势雄伟,南有流水之美,堪称人间仙境。
这时候,天空放晴了。蜿蜒的山路缓缓将我们带入了孽龙洞深处,一小片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秋天的夕阳下,一块长方形的巨石矗立在一侧。巨石正面,写着三个红色大字——“绝情谷”。在阳光下,这些角色看起来好深情!女士们,在“绝情谷”三个大字下站在一起,合影留念。面对镜头,她们笑得那么甜,那么美,那么青春,让人很自然的想到家,想到自己的老婆……我暗暗猜想,在她们那明媚迷人的眼眸中,此刻一定也蕴含着情愫思念远方的亲人!不然怎么会这么亮?一场爱情,从古到今,演了几千年,谁能看透呢?
深情感受人间的悲哀,无情被拆开的爱情世间多见。我也被姑娘们的绝望感染了。他们拍完照片离开后,我也想出了一个“兄弟勇往直前”,一个人走上前,站在“绝情谷”的大字下,我拍了这张照片,我认为这是我这次旅行中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拍完照片,我的思绪还停留在“绝望”上。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