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外患,十几万关东军盘踞东北,随时可沿平汉线、津浦线南下发动攻击,而在华北,华北驻屯军又紧锣密鼓策动华北事变,收买汉奸,企图搞五省自治,将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然后一步步蚕食我国,灭亡整个中国!”
郭熙钺一听,感觉形势之压迫,他来回踱步,急虑道,“甫儿,你有军中内幕消息?”
依他判断,中央军已加派陈诚十个师,剿灭三万人马绰绰有余。
“爹,我也是从军事判断,中央军想歼灭三万兵力,至少得一两年时间,而倭国已经迫不及待欲全面开战。”
“甫儿,你是认为这一两年中日会全面开战?”
“爹,您看,南京政府在备战方面动作可不小,组织湘黔滇览周览团,修建滇湎公路、滇越铁路,实施新生活运动,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训练德械师,这一切都是在暗中备战,布置将来战局!”
“目前德国教官用德国装备组建了8万中央军,又组建了若支炮兵团和装甲旅。这一切密集部署,已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警觉,他们不断给德国政府施压,要德国人不要插手中日战争。而中国若充足备战,南京政府能聚合全国人力物力资源,对日也极为不利,故日寇会在南京中央政府此时正面临的内患之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如果日方要打,依你之见,他们可能从哪个方向率先发动进攻?我方又如何防御?”
“从作战分析,如果我是日军,我必先取华北,若中国放弃河北,则陇海线及周围重大城市必将全部沦为最前线的战区。继而日本再取山东,对黄河防线有卷席之势。对日本而言,侵华有重大意义者,首推长江。如日本能控制武汉,则中国会被一截为二。若中国不倾全力奋斗以图生存,则华北、山东必将脱离中国……”
郭熙钺闻言,额上已沁出汗珠,他掏出方帕擦了擦,示意儿子继续分析。
“国军所有主力,宜集中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区间,东部有两事极为重要,一是封锁长江,二是警卫首都,二者有密切连带关系。次者在南昌和武昌构筑支撑点,宜用全力固守,以维持与广州之联络。终之四川,为最后防地,万万不可不战而弃寸土……”
“日强我弱,开战之初,国军应不以一城一地得失论失败,而应避免全力进攻,保存精锐以图后期相持,所以战略上应防御为主,进攻为辅,借助国内纵深和地理天险,划定三道防御线,在积极进攻中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在有序撤守中保留决战力量!”
“显而易见,交战之初,日军可凭借强大的机械化作战和陆海空优势,以东北为后勤据点,沿津浦、平汉、陇海等交通线从北向南长驱直入,占领河北、山东、江苏、武汉,再将中国兵力一分为二,迫使国军进不能出、退不能守,在短时间内快速占领整个中国。这种速战速决的策略,契合日本此时的国力。”
“日本毕竟是个岛国,虽然军事工业发达,可以自行建造最先进的飞机大炮航空母舰,但它的战略资源钢铁、石油、橡胶、煤炭、铜铝等矿石都极其匮乏,战争的军事工厂一旦开启,它经不起能源的长期消耗,而中国军队以落后的军备要想克敌制胜,只能死死拖住日军,坚持持久抗战,让日本陷入战争的泥潭无力自拔,以空间换时间,获得最终的胜利。”
郭熙钺一听,豁然开朗,拍案大赞,“甫儿,高见!妙,绝妙!不以一城一地得失论成败,徐徐反攻,转败为胜!甫儿所见与为父心中所思略同。只不过为父担心之事,国军前期败绩会影响士气,甚至生出悲观情绪、投降情绪,谁领这个头都要忍辱负重,被人曲解,但大丈夫个人屈则国伸,个人伸则国危!”
“爹,这场殊死搏战,一定是中华民族持久抗战,日本人不可能速胜,只要我们坚韧不拔、败而不降、抗战到底,胜利会属于中国人!”
郭人甫甫目光笃定,他激昂地从书桌前起身,修长的身躯站在书房中挂着的一幅中国地图前,指了四川一地,对父亲进一步说道,“西南四川将是中国未来抗战的大后方,这里有蜀道天险,又有滇缅、滇越交通,即使日军兵锋直指广州,切断我军后勤供给线,四川还能依托境外运输获得供给。”
“甫儿,你是说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武汉、广州都会逐渐沦陷,最后只有四川在我军控守?”
“是的,爹,蒋校长已秘密部署军事委员会制定攻防计划,有军事家蒋百里先生已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引诱日军将从北向南的进攻引向从东向西进攻,拉长日军作战战线,消耗日军兵力,为我军防御、工业和学校西迁赢得宝贵时间!”
“甫儿,即然要西迁,我们不如早作安排!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要提前谋划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