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恭维笑道:“若论智谋,当属汤大哥为最了吧?”
汤和正喝茶,闻言摆摆手道:“不对不对,刘伯温丞相文韬武略堪比商周姜太公三国诸葛孔明!汤某的智计不过沧海一粟耳。”许是口渴,汤和再次端了杯子喝茶。
大奎不禁问道:“我也曾上朝,为何不见其人啊?”说着挠挠头,百思不得其解。
汤和笑道:“吴王特许,非重大朝会,刘丞相不必上朝。”
大奎这才明白,原来有本事的人都有吴王特许啊,比方说自己!哇哈哈。
汤和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人须得跟贤弟说说,此人姓宋名濂,号‘玄真遁叟’。浦江人(今浙江义乌),此人儒学道学诸子百家无一不精,文人学子皆奉其为‘太史公’。据说其人学通古今,才高八斗。吴王尊称其为百官文臣之首!”
大奎听到这里不禁暗暗咋舌,大明人才济济却真不是胡吹大气的。
常遇春不禁皱眉道:“当今元庭也是藏龙卧虎啊。”说罢长叹一口气。
大奎闻言深有同感,当年护送小明王杀出安丰时,遇到的那个王保保便是武艺精绝之人,若不是自己使诈打杀他的坐骑,才就此脱身。不然当时便会被王保保手下的数千精骑困死在安丰城外。想到王保保的数千精骑,大奎不禁神往。
那些骑兵虽是人数不多,只有区区数千之众,但个个武艺高强。一经战阵互相间协同防守进攻,这等精兵却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练就;
汤和续言道:“元庭丞相脱脱阿鲁图亦是深谋多智之人,另有察罕铁木儿,哱罗帖木儿,李思齐,张士诚,贾鲁,段功等大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如今这些人分别据守江北各地,我大明军要想渡江北伐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事的。”
见到大奎出神,常遇春不禁问道:“大奎兄弟在想什么?”
大奎见问,便实言道:“元兵中有一员小将,日后两位大哥见到可要当心。他叫王保保,因为当时相见是夜晚,所以也看不清到底他多大。不过年纪约有二十五六岁上下,他是元将察罕铁木儿的义子。”
常遇春呵呵笑道:“一个『乳』臭味干的黄『毛』小子有何惧哉?”
大奎肃容道:“其人年纪虽小,武艺却不下于你我,尤其他手下的五六千人马却是个个武艺高强不容小窥啊。”
汤和闻言一惊,不禁问道:“元军中还有此等能人?”大奎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汤和沉『吟』道:“如此说来此事倒是非常棘手!”大奎忙问缘故,汤和这才道:“吴王励精图治正准备整军北伐,已早早派出眼线遍布江北各地打探,现在对于江北元庭中文臣武将的实情虽不能说事无巨细一一详知,却也是打探的十之**。似兄弟所说倒是闻所未闻,此事需禀报徐达元帅知晓。”
大奎点头道:“恩,如是趁我军不备突然杀出一只强军,却是会令我军损失惨重。
汤和起身道:“事不宜迟,我这便去求见徐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