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也不隐瞒,当即由怀中掏出了那张名单道:“汤大哥请过目,”
汤和接过了名单,只是扫了一眼便即还给大奎,却是一言不发的向厅中墙上的一副匾额望去,大奎不禁随着汤和的目光看向那面墙上的匾额。
匾额上书四个大字:铁面无私。
汤和笑问:“兄弟可知这铁面无私的典故,”大奎摇摇头。
汤和随之说道:“北宋嘉佑年间,出了一位好官,此人姓包名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仁宗时进士,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他为官刚直不阿,不屈权贵并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他严格执法 ,六亲不认,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
百姓感念其爱民如子,将其誉为包青天,其不畏强权,却为百官所忌,因其肤『色』太黑遂私下里叫他包黑子,而铁面无私这四个字便是包拯的写照,”
大奎听了汤和说到这里,哪里还会不明白汤和大哥什么意思,这些他也知道,但却不是大奎心中的症结所在。
汤和毕竟是老于世故,见到大奎脸上神『色』,不禁莞尔一笑道:“为百姓民生,千刀万刃又何妨,这句话你忘了吗,”大奎闻言不禁羞愧难当,汤和续道:“以前汤某认识的那个张大奎哪里去了,为了一己之私便弃家国民生于不顾,”
大奎当即起身,向着汤和双手抱拳道:“汤大哥,我……,”
汤和不禁哈哈大笑,眼中竟已是泪光盈盈。
汤和站起身来,大步向外走去,大奎一直送到门前,眼望着汤和走远,却听到汤和长声『吟』道:“忠直男儿真颜『色』,赤血千里慰平生,”
不光汤和走了,杨小虎也随着去了,只留下大奎站立在门前暗自发呆,此时的大奎已不是那个驰骋疆场的英豪,却又回到了从前,变成了那个傻蛋……。
刑部证物房的脏银赃物越来越多,大奎的心里却也是越来越沉重,心中难以决断,却谁也帮不了他,大奎有些怕了,他怕失去自己美满的家,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所有名册上的名字,俱是暗探所查,既是名单上罗列了这许多名字,既是不避亲疏的一一查实,吴王的意思大奎也已明了,但有一点大奎可以预见,那便是一旦发生变故,被报复的不会是吴王,而恰恰会是他张大奎。
别的大官之间儿女联姻沾亲带故朋党遍布,而大奎到如今仍是孤身一人,往常行事总是摆着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走到哪里都要杀几个人,如此一来,大奎在江南百官的眼里已是异类,或许吴王将查办江南百官贪墨脏银的案子全权交由大奎来办,就是看在大奎办案公允的份上。
大奎觉得身心俱疲,坐在大堂上已是昏昏欲睡,正当这时,手下数名校尉进了大堂,吴浩龙来到堂前当先拱手道:“禀大人,您交代的名单上共一百六十五名人犯俱已拿获,查获脏银赃物共计二十五万两,另有转匿脏银赃物者现已一一招供,请大人示下,”
大奎强打精神道:“派出人手追查脏银下落,务必一一收缴不得有错漏,去吧,”吴浩龙拱手领命转身出了大堂。
另有校尉禀道:“大人,衙门外有人求见,”
大奎皱眉挥挥手道:“一概不见,”说着伸手『揉』了『揉』额头。
应天府如今闹得天翻地覆,总有人前来走门子求情,大奎已是不胜其烦,故此但凡来人,大奎一概避而不见,怕的是扰了心绪,这刑部衙门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闯的,非三品以上官员不得擅入,所以大奎才得以躲在衙门里办案。
那校尉支吾着道:“那个下人是来送信的,说是御史中丞刘基刘大人家的,”
“什么,”大奎闻言一个机灵坐起身来,心中不禁疑『惑』,难道刘基刘伯温也牵扯其中,当下大奎吩咐道:“叫他进来,”校尉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