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西突厥的宣战书,大唐沸腾了。
这件事的责任在夷男,而夷男是有大唐正式编制的册封薛延陀大都督,说到底是大唐擅开边衅,西突厥的宣战书下的理直气壮。
但大唐的上上下下却不这么认为。
自从车飞突厥和吐谷浑之后,唐人的心气不是一般的高,简单来说就是别龇牙,你敢龇牙我就敢揍你!
军方的态度就更强硬了,没事都想找点事来做,至于是不是合理?
老子赢了你自然就合理了!
什么?
你想讲道理?
先打赢老子再说!
除了一些道学先生还冒头说两句,其他人一听到西突厥主动向大唐宣战,第一反应就是:卧槽,还真有不怕死的铁憨憨,那......
干死他再说!
西突厥为何对大唐宣战这种事情下意识的就被忽略了过去。
反正这个半蛮荒的时代里,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
大唐的拳头大,哪里容得人主动宣战?
老子不先揍你就不错了,丫的还敢主动把脸贴上来,这叫什么?
这是对大唐的羞辱!
绝逼不能忍啊!
李二得到消息,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团,商讨怎么把这场战争的利益最大化。
那些卫道士天天嚷着国虽大,好战必亡。
说到底还是怕把国库给打空了,打的民穷国弱。
而云浩则用行动告诉他们,战争也可以是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做好了可比辛苦的收税来钱快得多。
经过商议,李二先是在朝会上正式宣布西突厥的战书,之后在各大期刊上宣布大唐受到了军事威胁,把舆论节奏带起来,把大唐放到受害者的一方,最后才是出兵的问题。
朝堂上的反应比较激烈。
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追究夷男的责任上,对是否出兵的事情连提都没有提。
因为谁都知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打掉对西突厥这个黄金商道上最大的威胁,诸如高昌阻断丝绸之路的事情就避免不了。
再者,反对出兵就有用吗?
皇帝强势的一塌糊涂,基本上是说一不二,他早就想打西域的主意,而且向西挺进可以让大唐彻底摆脱草原民族的威胁,于公于私,朝臣们都没有理由反对出兵。
焦点是怎么处理夷男。
军方的想法是把西突厥和薛延陀、阿史那部等不稳定因素一勺烩。
李二也是这个意思,他可不想大唐日后陷入旷日持久的叛乱烽烟之中。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干净一些,尽量不留后患。
持反对意见的人考虑到民族团结的问题,认为现在动薛延陀和阿史那部,可能会引起其他内附的部族的反弹。
李二在这个问题上说什么,只是让人给薛延陀和阿史那部传令,让他们出兵,要是他们不识像,就别怪朝廷不客气啦!
朝廷通过了让夷男戴罪立功的决议。
兵部立刻拟定对西突厥的作战计划,但暂时没有宣布对西突厥宣战的消息。
朝堂上暂时平静,民间却是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