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巧这时那个伙计又道:“怎么样,客官想清楚了没有?”
崔炎上了贼船,也只好点头道:“自然是……想清楚了。”
那伙计察言观色,便开始斟酌着该怎么开口。崔炎看他一脸做难的样子,便不耐道:“怎么,你花样百出不就是要我买这匹枣红马吗,开个价吧?”
那伙计一听,真是差点感动地哭了:上道啊,太上道了。不过不能再拍了,再拍下去,自己的大腿就肿了。
最终不过花了二十两银子,崔炎就将马牵走了。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红”。想想就当是给“小黑”做个伴,也挺好。
就是可怜了这么雄壮的一匹公马,开始的时候明明还表现得挺喜欢崔炎的,可一听到这个名字,便顿时黑了脸。
以至于崔炎刚骑上它的时候,它还故意转着圈和主人作对。崔炎知道它别扭,是以明明要往西他偏偏拽着马脖子向东,果然小红不愿意了:他不是要往东吗,我偏向西去,气死他才好。
崔炎便一边忙着大声呵斥,一边暗暗地在心里笑话它。
于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这马家车行旁边的茶摊上,有个中年人从刚才起就一直盯着门口,只等着崔炎一出来,他便暗暗地跟上了他。
……
汾河边的这座西关村,其实还尚有几个大姓。只是其中冯姓人最多,也最富裕。别的不说,单是这灯笼店冯家,那也是十里八乡中有名的大户了。他们家的灯笼,早在几十年前就是贡品。近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各地的分号也是越来越多。如今便是在都城长安,也有他们西关冯氏的买卖。
要说这冯梁的话,也算是正经的长房嫡出,天之骄子。正因为家大业大,所以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家里边就没断过说亲保媒的人。可谁知到最后挑花了眼,反而将这亲事耽搁下来。
一直蹉跎到去岁,这冯梁方才由族中长辈做主,和邻村周侍郎家订下了一门亲事。如今诸般彩礼都已妥当,就等着今年冯梁守孝期一满,便要过门了。
这周侍郎晚年得女,自然是珍爱非常。这周家小女随父在任上一直长到十岁,直到两年前其父年老,她们一家方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因着自幼在长安长大,这位周家千金自是与寻常乡野女子不同。不但极有主意,便是胆量也不让须眉。只是有一点,可能是向来家里太过于娇惯,又总是足不出户,因此于人情世故这方面就有些不大通了。
这日恰逢是个晴天,眼见得秋色醉人,她却突发奇想,要去西关偷偷看一看自己的这个未婚夫君。
好在两家离的也不远,她便只带着两个贴身婢女,一径坐着家里的牛车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