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府,西夏皇宫内的御书房中,此时御书房内的气氛十分的压抑,尽管房间内只有李谅祚和委哥宁令两个人,但是沉闷的气压依旧让在外面等候的太监和宫女喘不过气来。
就在刚才,李谅祚和委哥宁令大吵了一架,放眼整个西夏国内,恐怕也只有委哥宁令敢跟李谅祚这么对着干了,二人大吵了一阵之后,都气鼓鼓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谁也不理谁。
最终还是李谅祚做出了妥协,向委哥宁令劝说道:“皇叔,朕知道您是为了朕好,也是为了大夏国的颜面和尊严,可是您看看外面的那些百姓,如果没有大宋的支持,朕的改革就不会那么快进行,说白了朕缺钱啊!
这份国书说白了,就是朕求大宋皇帝能够恢复两国的贸易,大宋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只有依附大宋朕的改革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我大夏国才能够建立一支能够与辽国相抗衡的铁骑……”
委哥宁令听到李谅祚这么说道,稍微退了一步说道:“这件事陛下还需与朝中重臣商议,毕竟关系到皇族和整个大夏国的尊严,如果重臣都不同意话,臣劝陛下还是修改国!”
“这么说皇叔是答应出使大宋了。”李谅祚欣喜的说道。
委哥宁令硬着嘴说道:“微臣是答应出使大宋,可是不见得是带这份国书前往。”
李谅祚笑了笑对门外的小福子说道:“小福子派人将内阁的其他大臣都找来。”
在三院两司制度建立之后,李谅祚将这五个部门的大臣划归为内阁成员,组成了西夏最高的行政机构,内阁成员之间需要互相配合又互不统属,所有内阁成员又都是皇帝亲自任命,这就是最终决策权即牢牢的控制在皇帝的手中,又将大部分的行使权下方。
没过多长时间周文泰、诺移赏都、高怀正、毛怀昌四人就到了,没有什么废话李谅祚写的国书就交到了四人的手上,看到李谅祚在国书上写的如此卑躬屈膝的文字,这些大臣也都敢到气愤不已,在中国自古有一个成语叫做‘主辱臣死’。
如今自家的皇帝都如此的恳求别人,那下面的这些大臣还不得羞愤致死嘛!李谅祚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所有内阁成员的不满,这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周文泰,作为李谅祚的头号幕僚,周文泰与大宋官府有着深仇大恨,而李谅祚的这份国书无异于让周文泰自己投错了英主。
“陛下,您如果执意要将此国书送与大宋皇帝,那恕臣今后不能效命,身为人臣上不能辅佐明主,下不能安抚黎民,陛下要臣还有何用?”周文泰悲愤的说道。
“臣等同意周大人之意,请陛下收回成命……”众人一起跪下祈求道。
李谅祚从龙椅上站起来说道:“你们以为朕难道不知道写下这份国书意味着什么吗?可是你们看看现在的大夏国,数百万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要朕怎么办?
现在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去求大宋的皇帝,去求他们能够恢复朝贡贸易,能够恢复边境上的榷场。”
李谅祚越说越激动,用手使劲的拍自己的脸说道:“难道朕不知道递上这份国书就是在打朕的脸嘛!可是朕宁愿不要这个脸,也不要保住祖宗留下的这份基业,你们要真的是忠君为国,那就把整个大夏国给管好了,让黎民百姓能吃得饱饭、穿的暖衣……”
李谅祚慷慨激昂的一番话,打动了所有的内阁成员,皇帝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连脸都不要了,下面这些做大臣的还能够说些什么,只能拼命的为国卖命、为君尽忠了。
李谅祚的话打动了在下面跪着的所有大臣,以委哥宁令为首的五位内阁成员全都被李谅祚给说哭了,李谅祚看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大臣说道:“行了都起来吧!哭哭泣泣的像什么样子?”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五位大臣跪在地上说道,说完五人才站了起来。
起身之后,委哥宁令擦了一下眼泪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臣明日就起身前往大宋,朝见大宋皇帝,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皇叔做事朕信的过,不过朕还有一件事要叮嘱一下,皇叔在朝见大宋皇帝的时候一定要行三拜九叩之礼,让大宋皇帝看到我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