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再一次的开口说话。“问你一个事儿。原吏部尚书一家是不是你们做的?”
“我若是回答了。可以放过我一命吗”?
“不可以”。你答不答,我都知晓。只要是张嘴了,王铮就知道自己没有认错。
所以此命不留也罢了。
彼时王铮一问的时候,卫风就知道王铮为什么这么失常。连证据都不肯留下。就在这一刀而去的时候,突然间从人群之中冲了出来,拦下了王铮这要命的一刀。
“留个证人。往后好办事。”
谁不知道人证物证聚在,不可推翻。王铮不知道吗?靳望不知道吗?可是一个不停手,一个没有阻拦。
偏偏冲了出来。诚然,不管怎样的揣测。都知道他是在为了王铮所着想
可惜王铮不需要。可惜了,你始终不知道。这么多年,王铮究竟磨砺出了什么样的心性。所以,路才会越走越远。所以,终究不是旧时人。
“镇抚使大人,还是管好自己吧”。
不用王铮张口。靳望就已经拦开了卫风。彼此都已经知晓,彼此相知的旧事。可是如此决然不同的态度,真是叫外人看好戏。
从上来囚车就没有再开口的。幕府的将军,看好戏一般的神情扯着嘴角。早就听闻东厂锦衣卫不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当着他这个外人的面儿就能不合到这个地步。
大明果然已经乱成了这个样子。如果他能回去的话,如果他能回去的话,这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靳督主,我想你应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么卫大人,我想你也明白。王大人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等回到了朝堂之上,这件事情可不是他们说了算。到时候各方角力,哪由的王铮,这般的痛快。
可惜卫风却不明白。有人替他拦住了卫风,没有人阻拦。王铮自然又挥舞起了手中的绣春刀。
这一刀一刀的结果下去。叫那位看好戏的幕府的将军都觉得心惊。
这大明的朝堂只要有王铮一日在。他们就得掂量掂量。
彻底的解决了三个人之后。王大人这才收了绣春刀。重新递交到了靳督主的手中。
“回京吧”。只短短的几个字。便将一切风雨全都掩盖。
一行人不再开口,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散碎的尸体就散落在原地,谁也不敢动一下。晚上招来的野狗,叼的满山都是枯骨,散落了遍野。也算是祭祀了旧仇。
囚车遥遥的始道繁华,京城大门儿的时候。吱呀一声的在清晨的阳光之中。
大敞四开的不光是城门。还有夹道相迎的文武百官,以及路街尽头,高坐于轿辇之上的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