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山大半的时间都放在了家里,事业却没有因为这样停止上升。
这几年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北疆还开了几万亩的田地,种葡萄、大枣、棉花等农作物。
到了李乐航高考那年,他开荒承包的土地已经达到了十万亩之多,养殖场也极具规模,不少人劝他上市,他都摆手说没到那个程度,他和企业都还在学习阶段。
事实上他早就跟艳红商量过了,上市对他们不一定就是好处,毕竟上市之后公司的命运就有可能被资本掌控,会有很多麻烦事,与其这样不如守住现在的产业。
就算发展得慢一些,他也至于那么忙,更不会有因为资本的那些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李乐航在高考前拿到了世界顶级经济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兴奋了两天之后,还是决定参加高考,毕竟自己准备了那么久,他想看看自己的真正实力。
十八岁的李乐航比李伯山还要高出一点,身板笔直,用兰枝玉树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李欣然的成绩依旧不上不下,年年都假期都还需要到京城去请专业老师补课。
兴趣班什么的就更别提了,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了太久,三天半的热度一过,就丢到了一边。
到了初中就是什么都会一点,样样都不精通。
这丫头在样貌上完全遗传了父母的优点,身材又高挑,从小到大都很招男孩子喜欢。
冯艳红担心得不行,李伯山倒是不愁,在学校有哥哥的保护,在外面也有父亲的宠溺,小姑娘根本没把那群小男生往心里去。
七月初李乐航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出门就被当地的电视台的记者团团围住。
“同学感觉自己考得怎么样?”
李乐航:.......
“只能说在意料之中吧。”
总不能说题太简单了吧?那不是打出题老师的脸么?
记者的脸上带着笑容,眼里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看样子同学胸有成竹啊!那同学认为哪一门课的考题有难点呢?”
最后一场考试,能第一个出校门,不是学霸就是学渣。
这位同学的话,说得这样模棱两可,也只能用这样的问题试探试探他了。
李乐航想了想慢悠悠地开口道:“其实我觉得还好,没有什么特别的重难点,只是考题有些偏门,可能对阅读量不太高,成绩中等的同学们不太友好。”
趁着记者愣神的功夫,李可航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成绩通知的前一天,李乐航的班主任打电话到家里报喜,紧接着京大和清大也打来了电话。
全家人并不感到意外,不过能考到省里第一,大家都有些惊喜。
李乐航却没那么高兴,才七百零一分,分数比他预估的低了几分,他实在是没想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他这想法要是被其他同学知道,肯定要把人家气个半死。
李乐航婉拒了国内的两大学府,心情又从阴转晴。
家里原本没想给李乐航办升学宴,可现在省状元被当地媒体报道了出来,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现在甚至有人专门打电话给他们俩,问升学宴什么时候办。
这下想不办都不行了,那就只能尽快张罗起来了。
这下子压力最大的是李欣然,有个省状元哥哥在前面,她的学习成绩却不上不下的让人尴尬,要是考不上好的高中,往后被人提起来,岂不是都得让人当做哥哥的反面对比了?
“咦?欣然最近怎么没有出去玩儿?”
为了办升学宴的事情,冯艳红已经忙碌了四五天,今天终于清闲一些,才想起来这几天女儿好像一直没有出家门。
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的李乐航带着蓝色围裙走出来,笑呵呵地指了指楼上。
“这几天忙着整理我的笔记,准备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呢。”
冯艳红很震惊,难道女儿这次真的受了刺激?
以往可是很抗拒预习,更不耐烦整理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