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都是下三滥,谁怕谁(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郭维领着赵明诚,又给他介绍了两个猛士。
这二人正在院子里喝茶,一个披着长发,体态修长,可是双目似蟒,又配着黑色锦衣,他身上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场,寻常人看一眼不敢上去搭话。
一个则穿着白衫,手底下玩弄着一副棋盘。看着稍微有些瘦小,可是身材异常精壮。
两双眼睛对着赵明诚,赵明诚隐隐感到杀气。
“这二位,是我们探事司的王牌。这位是陆林,这位是徐星。”
二人起身对赵明诚作揖,“久闻赵官人大名,今日幸会。”
赵明诚也作个揖,“幸会”。
郭维看自己今天安排的差不多了,就把赵明诚丢给这二人,“赵亲事初来乍到,以后全靠你们指点。日后多陪陪赵官人练练武术。”
“是。”
等到郭维走开,徐星立刻拉着赵明诚坐下来,“久闻赵官人诗才冠绝天下,徐某人一直想要一睹风流。今日一见,果然不俗,还请赵亲事为我露一手。”
赵明诚摇头,“我今日没这个雅兴。”
陆林听了,便懒得看他,一个人在旁边饮茶。
徐星见赵明诚不肯作诗,新队友和他见面足足有半天,一句话都不肯说,只能想办法和赵明诚打好关系。
“那你会下棋吗?”
赵明诚脑子咯噔一下,“这个……我很多年没下了。”
只是,为什么偏偏在皇城司里有人下棋。
“多少年啊?”
“十年吧。”
“这不巧了吗,棋逢对手啊。这下棋还是半月前官家召见我,要我去学一学。来一盘?”
他能得官家亲自召见,难怪对自己毫无惧色。看来这里每个人都有点东西。
“嗯。”
赵明诚执着白子,赢得先手,这就开始布局,徐星练了一个月了,也没什么起色,本以为和赵明诚旗鼓相当,可没想到不出一刻的功夫,赵明诚就把徐星的气堵得死死地,搞得他满盘皆输。
“赵亲事,你方才莫不是诓我?以赵亲事的水准,都可以做我师父了。”
陆林也很惊讶,“我怎么不记得,你会下棋?”
“小时候学过,长大没下过。”
“赵亲事这水准,可以入翰林院做国手了。”
赵明诚笑笑,“我这点三脚猫功夫,也就糊弄糊弄不会下棋的人罢了。”
赵明诚在现代的时候,除了学习,就培养了下棋一个业余爱好,这到了大宋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大家都是擅长琴棋书画之人,赵明诚就是再在这个方向努力,也还是免不了要等到金人的铁蹄践踏自己身躯的结局。
徐星抽抽嘴,这小子藏得可真深。情报上说他只会作诗,背点文章,这么看来还是调查的不仔细啊。
赵明诚瞅了瞅墙角的阴影,又抬头看了看太阳。
“皇城司,难道没有什么大事吗?”
陆林这才道,“皇城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不允许发生什么大事。”
徐星坐着,这个陆林本来不是他的搭档。他是被硬拆出来和陆、赵二人搭个伙。
这郭维做事,他们没有质疑的余地,要不然徐星也不会和这两个复杂的人物打交道。他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两个人一个有背景,一个有来历,都是不好惹的主儿。这个三人行伍里,自己就是个打杂的。
赵明诚在皇城司下了好几天棋,皇城司其他人互相见了也不多问。
设立伍的原意就是互相监督,大家都不想惹麻烦。
皇城司的日子异常安逸,赵明诚每天就是喝茶下棋。陆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听着听着觉得烦闷了就出去练剑。一练就是半天。
赵明诚后来才知道,能入皇城司的人都是练家子。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上山拜师学艺,学成才能归来。寻常人拿把刀切菜都有可能一不小心伤了手,更别说用剑了。电视剧里花一天凑的几个镜头,在他们手中不过是一刻的功夫。
剑在他的手里就像是女人拿到了绣花针,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那剑跟活了似的,灵活穿梭,如惊龙穿云,又似雷公发怒一般迅疾,招招露着杀气,可是却不伤衣襟头发丝毫。
“我觉得他这样的人物,以后可以为官家保驾护航。”
徐星闻言噗地笑出声来,“他本来就是为官家保驾护航之人啊。只是皇城司要员,半年就要更换一次,他只是被挑中来了此地,又因为运气不好,遇着你我。本来他也是个殿前司指挥使……”
话说到一半,徐星感觉自己背后凉飕飕的。回头一望,果然见郭维站在后面。
“我跟你们说的话,这就忘了。”
“监事,罪过啊。就这一回,您老就当做没看见。”眨眼的功夫,徐星已经抱住了郭维的大腿,在那边求情。
郭维一把将徐星拉开,“若不是有急事,我今天非打你四十军棍不可。”
陆林见郭维找上来,定然是有事要说。郭维平日里都是坐在大堂,若没有什么特殊事情,不会出来见他们的。
三人聚齐,郭维领着他们三人去了后堂。案上放着三小盒东西,内分别放置文书、令牌、腰牌。
“东南之地,有官吏上报,南方有水寇作乱,上请朝廷拨款。官家要我们去查情况是否属实。”
陆林抱拳,“我们这就动身。”
赵明诚还没说话,徐星已经把令牌接下来,递给了赵明诚。
郭维见赵明诚后知后觉,想着这任务也不是什么难事,不知道他在难为什么。这就是上过战场的人?
“愣着干嘛啊?快接。”徐星提醒了一下,赵明诚回过神来,接了东西。
如果他走了,爹怎么办。
现在这样的政局已经很好了。章赵两家对峙,谁也不犯谁。就怕自己一走,有人给他爹进谗言,鼓动赵挺之去弹劾章惇,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
赵明诚的担心自然有道理。自从他被拜为皇城司殿前军都指挥使,朝中上下一片风平浪静,这可不符合宋朝的朝廷气氛。更何况,现在才颁发了新法,革除补荫制度,大臣们的反对声应该很激烈才是。
就怕是有人闷声要做大事,到时候来个猝不及防。
皇帝这招真是有意思,把自己放在他眼皮子底下看着,又等着朝中上下斗来斗去。他未必是不相信自己,也未必不再信任章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