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却话巴山夜雨(求打赏月票!)
如果感觉比不过别人,自己就感到仿佛失去了活着的资格,失去了尊严,比人低一等。
有些人不堪重负,便选择了自我了断。
甚至有人以为,只要比过别人了,证明自己是人上人了,痛苦就结束了。可是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这条路,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靠比较来获得尊严和活着的资格,于是买了一套房还不够,见别人都买了第二套,自己又开始了。
终于有一天,大家都累了,不是因为他们想通了,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而是他们过度的付出了精力,为了追逐某样些房子失去了更珍贵的东西比如家人比如健康比如生命。
这个时候,大家终于没力气再比较了。
当大家都停了下来冷静想了一想,这才发现所谓的竞争只是旁人的毒计,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而制造出来让自己大众恐慌的东西。
于是焦虑开始横行,就像写诗一样,原本大家自由发挥就好了。忽地有人出来订了个规矩,写诗如果不用典故就是没水平,大家便竞相都去用典故。
从此以后,死读书,读死书就开始成为风尚。
可是当一个社会集体都停下来了,情况只会更可怕。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宋的状况,不过拿今天的社会现实作了个比喻而已。
赵明诚身在大宋王朝的没落时期,社会上都在吹捧他,这是因为世道乱了,小人越来越多。如果一个社会上都是好人,都是君子,又怎么会有人想着刻意去吹捧君子呢。
他们吹捧的是王安石吗,吹捧的是自己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期待自己做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
因为为百姓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百姓不爱王安石,也不爱赵明诚。他们只是希望有人为他们着想。
承载这种期许,对赵明诚来说压力大于动力。因为在民众的期许下,他被大众推到了一个台面上,必须要去做某些事。
这就弄得赵明诚非常尴尬,他明知道改革无补于事,只会弄得情况越来越糟糕;可是所有人都期待他的上台都只是为了看他去改革。
这个时候,赵明诚就想到了一个人——蔡京。
他就是那个在历史上被贬黜去杭州,但是却被大众给予希望,待他一回到汴京,所有人都等着他继续改革。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没有去改革,结果就是遭到大众的鄙弃。
大忠似奸,大奸似忠。有时候忠奸根本难以衡量和把握。
若说章惇是忠臣,可是他权柄甚大,且想要凌驾自己的意志在皇帝之上;若说童贯等是奸臣,可是他们逢迎皇帝的意思。
赵明诚如果上台了,可是不去推行改革,那恐怕就要遭人非议了。
如今还能在军器监避避风头,可是算算历史上的时间,原本今年都是宋徽宗上位第六年了。瞧瞧今日赵似的身体状况,赵明诚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假如到时候继位的不是赵佶,那到时候局面就失控了。
赵明诚宿在李师师的房间里,他平躺在塌上,李师师极尽温柔,给他洗头发,修理指甲,整理鬓发,还帮他捏肩。
“官人怎么今晚上不高兴?总不会是因为大娘子?”
赵明诚便将自己对大宋环境的观察告诉了李师师。
赵明诚本以为李师师会说些安抚他的话,让他不必担心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