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刘欣已接到百里宸的发来的捷报,这一战,总算结束了,百里宸没有辜负众望,他与周梓涵合作,已彻底铲除为祸多年的汉中匪患,刘欣兴奋不已,他便着大宦官单正将喜讯报给国舅丁明、丞相孔光、光禄大夫傅喜和大将谢云庭等人,众人听后,也是异常兴奋。
这一仗,按理说要打一段时间的,没成想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解决了,不得不说,百里宸这几个后生确实能力非凡呀。
次日早朝,群臣聚集一堂,气氛融洽,因在刚刚,刘欣已将百里宸荡尽贼匪一事说完,作为大臣,与国休戚,国家好了,他们才能好,匪患尽除,国家安定,他们才能做自己该做的事。
当下,丞相孔光出班奏道:“陛下,百里将军和周将军一时俊杰,今除贼有功,还请陛下给予嘉奖。”
此语一出,群臣也深以为然,朝廷自有奖惩之法,如今取得大捷,自然要奖励一番。
天子刘欣心情大好,他点点头,有些玩味道:“不错,是要好好嘉奖一番,列位臣工,都说说,朝廷应如何嘉奖这些出征将士呢?是加官还是晋爵?”
地位尊崇的国舅兼大司马丁明,见到这些人立有大功,早已气得牙痒痒,本来这份大功,应该是自己的族弟、现任京兆尹佐吏功曹丁简获得才对,不料却被这个百里宸获得,他心里很是不舒服,在他眼里,百里宸妥妥一个小人物而已,怎能再行加官?他想了想,于是出班奏道:“回禀陛下,二位将军确实有功,不过二人刚刚授职不久,且二人尚且年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臣以为,不必给他们加官了,不如赏赐一些财帛,以显皇恩浩荡,不知陛下以为可行?”
此言一出,众臣也才想起,二人授职不过月余,再行封官,这升的也是太快了。当然,他们无人知晓丁明心中所想,也只是单纯地以为如此罢了。
大臣的意见,刘欣自然也要善加考虑,经他们说明,刘欣也觉得有理,这时,光禄大夫傅喜却说道:“陛下,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当罚,百里将军等人剿灭数万贼匪,功劳巨大,岂因刚刚授职便不能加官晋爵的说法?如此,岂不是寒了众将士报国之心,臣以为,陛下当按律进行嘉奖,不必顾及其他才是。”
听完傅喜奏对,堂上武将纷纷附议,沙场争功,是武将加官晋爵主要途径,剿匪获胜,这是大功,如此都不能再进一步,那以后还有谁肯在沙场用命?
顿时,满殿的文武大臣,一时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散朝了,这一争议,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
堂上的争议,出征在外的百里宸等人自然不知道,二日后,他们也终于回到了京城。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