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召和狗子互动的时候,躲在柱子后的蜜拉大为震撼。
先前那随便的一手雷霆转化,足以证明使用者的实力。
不提操控难度与法术造诣,单说能量波动。
只是为了测试一下就消耗了5000点法力值,这代表他本人拥有的法力值上限至少在5w点以上。
没人会为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掏空自己,所以靠先前随手一发雷电球简单反推,就能发现眼前这个人类的实力有多么夸张。
5w的魔力,这个量甚至超过了那些钻石级的大法师!
虽然能量上限与实力并不一定完全成正比,毕竟魔力总量与魔力亲和度挂钩,有些5阶的天才就能达到正常法师7阶时的魔力量。
可即便是大卫这种千年难遇的天才,现在都不过3w出头的魔力,等他到了8阶多半也不会超过5w。
眼前这个人能有5w以上的魔力,简直匪夷所思。
疑惑充斥头脑,蜜拉还是没忍住出声:“喂,你这家伙也是钻石级法师吧,为什么我从没听说过你?”
从未见过的精纯雷电,在他手中却如同随手制造的玩具般,稳定而可怕。
超大量的魔力+闻所未闻的雷电系造诣,怎么看都是一位最强梯队的雷元素大法师。
这种人怎么会默默无闻?
叶召这才注意到,大卫的那只小精灵还在。
“虽然你称我为钻石级法师不太准确,但你要那么认为也无所谓。”
他看向躲在柱子后的蜜拉,开口:“还有,法师不都是一群缩在塔里潜心研究的家伙吗?突然冒出来一个高阶法师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吧?”
“才不是好不好!”
蜜拉有些奇怪他的第一句话,但也没有太在意,说道:“缩在塔里研究和出名是两回事,如果不在终端上与其余法师沟通,如何完善自己的法术?”
她摇了摇头,背着手故作成熟地开口:“‘闭门造车永远无法达到最顶尖梯队,魔法是神秘侧的能力,但这不代表它无法解释,溯其本源就能发现,它与科技侧并无差别,同样是通过时间的积累去堆砌技术,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能更上一层楼呢?’”
“这是大卫的原话,虽然有些地方比较难以理解,但大概意思就是只有和其余法师勤加沟通才能有所成就!”
“大家都是人,一群人一起探讨和一个人独自研究,当然是一群人效率更高!”
“所以不可能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就算有,也不可能冒出你这种顶尖梯队的法师!”
正如她所言,魔法不是那种“说一段莫名其妙的吟唱词,体内魔力消失一小块”,然后就能发出法术的无厘头技术。
从固定型魔法,也就是阵法来看,其阵图的构成就分为维持、特化功效的“算式”与规定实效、实时操控的“术式”。
横向对比科技侧的技术,可以将之简单比作枪械与射击。
算式即为组成手枪的一系列部件,必须进行精密的算式设计并合理组装,如此才能保证阵图能持续运转下去。
一旦算式的某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导致阵图崩坏,也就是与“手枪卡弹”、“手枪炸膛”等类似的情况。
术式即为选择合适的子弹并持枪射击的环节。
根据任务内容选择普通弹、穿甲弹、爆破弹、照明弹、信号弹……等等,然后对着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术式出了问题并不会导致太严重的后果,无非是得出“该阵法不可行”这种结论罢了。
当然,如果是在实战中出问题就得另当别论了……
总之,神秘侧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
科技侧选择利用世界法则,利用已经存在的各种物理法则、化学法则,以此达成目的。
神秘侧选择自行伪造世界法则,靠着仿制的低劣世界法则,最终完成各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
二者的侧重不同,但共同点就是需要时间去发展。
无论是发现各种科学定理并加以利用,还是掌握正确的伪造世界法则方法再用于实际。
二者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大量人员去研究的技术,无非是科学与神秘学的区别。
所以“龟缩在大陆一角,钻研几十年,然后一鸣惊人”这种事绝无可能发生,至少在正常人之间绝无可能。
蜜拉就是因为看到了不可能发生的事出现在眼前,所以才会忍不住出声询问。
叶召想了想,一摊手:“其实刚才的并不是雷元素魔法,而是我的天赐法。”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都拥有[生命层次进化]这个技能,拥有天赐法的人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
这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出生时就自带的技能,有没有完全取决于运气。
有天赐法的人能完全了解自身天赐法的能力,并且还会知道天赐法的名字,不需要练习就能完美使用。
天生拥有,初始熟练度100%,完全了解能力,宛如上天的恩赐,故名“天赐”。
称雷电权柄为天赐法没有任何问题。
他这么一说,蜜拉就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显然接受了这个说法。
叶召则是趁着机会问道:“既然暗元素这个衍生元素也有精灵王,那么雷元素是否也有对应的王?”
蜜拉重新躲到柱子后面,摇了摇头:“据我所知,没有,不仅如此,除去光和暗两种元素,其余衍生元素都没有对应的元素精灵。”
光元素和暗元素由基础元素两两相融而成。
火与土、水相性不合,无法诞生新元素。
风与二者倒是可以催生出沙暴或海啸一类的法术,但还远远没达到融合出新元素的程度。
因此基础元素之间诞生的元素仅有光、暗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