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交钱
就在安逸严阵以待的时候,收到了皇帝老儿的密旨。
献上一首气势恢宏,适合在秦山封禅时朗诵的诗。
麻辣隔壁的这贼厮鸟狗皇帝。
天下都搞成这个鸟样,老子还得面对上万豿人的进攻,这狗皇帝还要封禅。
注定遗臭万年。
骂完之后,安逸又郁闷了。
还不得不给皇帝老儿整一首。
安逸倒是有一首诗,非常适合。
只是,杜甫的这首(望岳),安逸想留着自己用。
万一以后夺取了江山,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么着也得来一次封禅吧!
连皇帝老儿都知道封禅秦山要抒发胸中豪迈,安逸怎么着也要来上一首吧!
(望岳)给了皇帝老儿,到时自己用啥?
自家知道自家事,想破脑细胞也做不出一首像样的!
“有什么关于登高望远、泰山,封禅的诗?”
安逸敲着脑袋开始回想起来。
……
从京师到秦山,千里之遥。
官道年久失修,总不能让陛下的銮驾行走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吧!
道理平整宽敞,黄土垫道,是标配。
修桥铺路黄土垫道,修缮驿馆建造行宫等等活计,需要大量的民夫工匠。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们一年的希望就在这个时候。
元翟和余茂春整这么个封禅出来,除了奉承皇帝老儿外,就是结党营私大发其财。
陛下的銮驾来回,道路整修,建造行宫,置办彩旗、鲜衣、酒水、佳肴、干鲜,三牲等等,这其中的油水多得数不胜数。
沿途千里的地方官职,可都是向元翟和余茂春交过钱的。
为了捞钱,为了奉承陛下升官发财,谁管百姓死活。
就在这春耕时节,地方官大肆征辟百姓服徭役。
迎接皇帝的庞大队伍要钱吧?
之前征收的封禅银,一半已经进入内库,一半拨款经过层层拔毛,已经没剩二两油了。
没钱办事怎么能成?
只能向百姓收取了。
什么迎驾款,御膳费、酒水钱……
层出不穷的收钱方式,一一登场。
百姓们本就过得辛苦,经过战饷和封禅银的催收,家家户户基本都干干净净了,甚至还欠下不少外债。
仅有的一点存粮凑合着野菜什么的,还能咬牙从春播撑到秋收。
家中劳力被强制带走服徭役,好吧,妇孺老弱咬咬牙,相互扶持着也能耕地。
如果只是这样,老百姓忍一忍熬一熬,也还能坚持下去。
收这钱那钱的,老百姓真的拿不出来。
官老爷哪管老百姓拿得出拿不出。
拿得出,好说,下次多收点。
拿不出,也得拿。
衙役们凶神恶煞,翻箱倒柜!
“求求你,这是粮种,不能拿走啊!”
“滚,这么点粮食远远不够,明天再不交出钱来,老子一把火烧了你这破茅屋!”
衙役一脚将扑过来想要拿回粮种的农妇踹翻在地,骂骂咧咧地走了。
“娘,娘!”
娃儿们奔向娘亲!
“造孽啊,老天爷,活不下去了!”
老妪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老爷开恩,这是俺娃儿的救命钱,不能拿走啊!”
“滚……”衙役一个大逼兜,将农妇扇翻在地。
“老天爷呐,你睁开眼,救救我们吧!”
一幕幕,在这一片大地上轮番上演。
百姓们在哭泣,地主老财和商贾们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百姓们榨不出油来,官吏们的目标就对准了地主老财和商贾们。
之前,战饷的征收,士绅几乎没缴,都是从平头百姓身上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