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起呼声中,更有甚者,直接跪请安逸称帝。
“安郎,是时候称王了!”
就连苏有容,都认为称王势在必行,否则的话,会打击忠心狗腿子们的积极性。
柴明珠正在逗孩子,见安逸来了,忍不住问道:“安逸,你真的很奇怪,称王称帝人人都热衷不已,为何你却迟迟不迈出这一步?”
安逸捏了捏二女儿安婉小脸蛋,苦笑道:“我有些底气不足。”
虽然实力稳居第一,可真要走到称王称帝这一步,重生者安逸怎么都觉得有些不真实,总感觉有些底气不足。
地位越高,责任越大。
高处不胜寒啊!
“安逸,你会是一个好皇帝!”
走到这般地位,拥有这般实力,还能有这般清醒的认知,柴明珠对这个男人除了愈深的爱意,也愈加佩服。
生下爱女,柴明珠也幸喜是生下爱女,她的心思也就放在丈夫和爱女身上,对父皇和弟妹,以她对安逸的了解,只要父皇不作死,也就死不了。
不争不抢,也不希望生儿子,如果可以,多生几个女儿。
这辈子,安安稳稳的当一个贵妃,陪伴着丈夫,看着女儿长大嫁人。
这些,是柴明珠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定位。
“希望如此吧!”
安逸感叹一声,转而说道:“明日辽锦第一小学落成,你一起去看看吗?”
“好啊!”
柴明珠这回没有拒绝,欣然应允。
-----------------
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采用的都是红砖水泥建筑,配上玻璃窗户,做到了窗明几净,光线十足。
操场、球场、花园、公共食堂、公共厕所等等,一应俱全。
辽锦第一小学,是以安逸前世的学校为样板建设而成。
除了没有电,以及所有电器设备,其它都是一模一样的。
辽锦第一小学坐落在辽锦城的内城城西,从开工建设,就吸引足了目光。
“乖乖,一车车的红砖,一车车的水泥,真舍得下料!”
“我的乖乖,这么一块块价值连城的至宝玻璃,居然用在了一所学堂上面,暴殄天物啊!”
开工到完工,关注辽锦第一小学的人,惊呼声就没有停止过。
无不是被这所造价惊人,以及巧夺天工所惊叹。
安逸、苏有容和柴明珠一家人率队,在辽锦的文武、大商贾、诸部胡人首领夫人等,一起来到了新落成的辽锦第一小学。
“哇,姑,踢球!”
安妙依一看到草地球场,就拉着牛香香跑过去,身边几个小丫鬟抱着一个用皮革做成的足球,围着安妙依提起足球来。
足球,是安逸即将推广的一项运动。
这个运动,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其实并不陌生,它有一个名字,叫蹴鞠!
教育部长柳襄,亲自带队讲解。
从安逸给出的设计图纸,柳襄就时刻关注着辽锦第一小学的开工建设,每次视察也是惊叹不已,小学落成之后,已经完全被震撼到了。
能在这样的学堂里上学,是所有学子的幸事。
能在这样的学堂里任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幸事。
之前,柳襄对安逸的教育改革,还是持反对意见的,通过这所辽锦第一小学的落成,又经过儿媳妇柳如烟的点醒,改为大力支持教育改革。
“主公,主母,诸位,教育部选调了八十名教师,将在七月下旬选拔首批六岁至十三岁的学生,初步预计招生人数在六百人……”
有人不解地问道:“柳尚书,既然辽锦第一小学有教室十八个,每个教室可容纳学生五十人,为何只招收六百学生,这样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教室?”
辽锦第一小学首任校长柳承笛解释道:“按照主公规划,小学的学年是五年,首批招收六百人已经是最大额度……”
第一年招收六百人,第二年按照百分之三十的退学率和转学率,能容纳的新生将远低于第一年的六百人。
柳承笛这么一解释,不理解的人也就理解了。
阿卡和问道:“安王爷,不知道我们的小孩能否进入这个辽锦第一小学学习?”
对此,阿卡和还是很期待的。
每晚夜读夏冬的阿卡和,深切地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阿卡和更加深知,不仅仅是大周,整个北胡乃至更大的地盘,都将是安逸的,现在要是能把几个小孙子送来读书,那以后阿卡族的前景是无比光明的。
安逸点头道:“可以,辽锦第一小学会给诸胡部落一些名额,以后这样的学校会遍地开花,只要你们愿意,领地里都可以开设这样的学校。”
“这可太好了,阿卡城需要学校!”
既然要抱紧安逸的大腿,那么阿卡和就决定做个彻底。
“阿卡族有这个教化之心,值得表扬!”
安逸对阿卡和这个通安胡奸,感到很满意。
参观了学校,安逸提出了一些意见,而后让大家各行其事,和柳襄来到教育部衙门。
就新文字典的编纂,进行视察。
新文字典,是安逸根据前世字典提出编撰的。
拼音和偏旁,这个的前提,是对文字进行一番简化。
文字统一进行简体,今后将不需要避讳。
即使安逸当了皇帝,名字有逸字的人也不需要改名避讳。
现阶段,还在简化文字。
“这个‘神’字不能这么简化,没了神韵什么都不是。”
“这个‘龙’字,我认为可以这样简化!”
上百名大儒在忙碌着,争论着。
“主公……”
“诸位老师不必多礼……”
安逸阻止了大儒们的行礼,接着询问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主公,文字简化功在千秋,臣以为当谨慎再谨慎,不可简化得太甚,导致面目全非一塌糊涂!”
“反对,主公,臣以为简化就要一步到位,简体文字定型之后就有了章法……”
众大儒对文字简化和定型,都是一致赞成的,毕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吃过太多这方面的苦了。
只是对简化到何种程度,分歧很大。
一部分人认为,稍微去掉一些比划,保持原文字的美观、神韵和寓意。
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简化,就要大刀阔斧一步到位。
“诸位老师暂且不要纷争,文字简化不是一朝而成,需要逐个字的进行分析……”
安逸一番劝解宽慰,接着从扈从手里拿过一个公文袋,说道:“这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供诸位老师参详!”
公文袋里的简体字,自然是安逸所学的简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