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军校(上)
陈溪今年二十八岁,土生土长的京畿道人氏。
陈溪十八岁的时候,子承父业进入龙虎军成为一名禁军。
按照父祖的套路来走,陈溪将会在禁军中混吃等死,等年龄到了,就将名额给儿子。
禁军中,讲究的是身份和运气。
以陈溪的家世,要是没有奇遇,退休前能混个队正就不错了。
天下崩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可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柴衡任命明远楼为南湖总督,令他抽调禁军,陈溪就是被抽调禁军中的普通一员。
陈溪追随明远楼到了南湖,又一路到了南疆,后又到了南湖进攻西山,再后又去了南疆跟身毒南蛮大战。
再到最后,陈溪跟着镇南军一道,投降了汉王。
这一路的经历,陈溪褪去了菜鸟禁军的稚嫩,成长为一个中层军官,积累了很多作战和带兵经验。
陈溪被收编,成为南方军团中的一名副团统制。
去年底,陈溪收到一份调令,在汉历元年三月初五,赶往金陵城郊紫山军营。
这份调令是啥意思,陈溪不知道,问了上司团统制,甚至是师统制,都只是道喜,却不说具体喜从何来。
经过打听,陈溪得知,南方军团收到同样调令的人不在少数,据他所知,不下十五人。
这些人,都是团级和营级军官。
这让陈溪放心不少,看来,的确是好事一件。
过完年到了二月下旬,跟顶替他职务的人做了交接。
算算时间,陈溪告别妻儿,收拾了行囊,跟两个同样收到调令的军官一道从明坤城出发,赶往金陵。
一路上,三人看到汉王治下一片欣欣向荣,无不是神情振奋。
三人都是从镇南军中被整编的中层军官,对此番调往金陵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跟着汉王一统天下,封妻荫子福佑后人。
三人一路来到南京畿,初五午时,站在巍峨的城门下,想到了一个问题。
陈溪问道:“咱们是去兵部报备,还是直接去紫山军营?”
刘玉成说道:“调令是兵部颁发的,肯定是要先去兵部报备,再由兵部安排!”
孙可全点头道:“老刘说的有道理,咱们先去兵部。”
三人主意拿定,进了金陵城找了家饭店吃了午饭,来到兵部,拿出调令,被带到一个地方。
这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在等候。
一看打扮和身上的气势,都是各军中的营团军官。
“哈哈,老孟,你来得比我们早!”
老孟名叫孟德海,也是南方军团的团统制,只是他是正儿八经的浙东人,还是波宁府人氏,属于追随汉王在东南起家的嫡系。
孟德海笑道:“我一收到调令就启程了,回了家过了年又四下转了一圈,七天前就到了金陵。”
接下来,孟德海为大家做了一番介绍。
果然,这十几个人都是从各军中抽调来的团级军官。
“老孟,你袍泽多长官又熟络,给兄弟透个底!”
大家对抽调金陵来作甚,都摸不着头脑,于是就问孟德海。
孟德海笑嘻嘻地道:“都别瞎猜了,肯定是好事一件!”
“就是,瞎猜什么,咱们这些天南地北的人能够聚在一起,为汉王的大业而战,这是多么大的际遇,不如说说,咱们等下去哪里搓一顿。”
“哈哈,你这家伙说得冠冕堂皇,原来是为了最后一句,没说的,晚上我做东,咱们去好再来。”
“谁跟你说去好再来,要去就去立冬院。”
“你牛,军纪处正红着眼抓典型,你敢顶风作案,我可没这个胆子。”
众人都是各军中层军官,年龄都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都是热血男人好战分子,性格直爽没一会就打成一片。
这时,一人走来,说道:“凡是收到调令的人,现在请跟下官去职方司。”
众人跟着来到职方司,看到十几个人正在排队办理手续,就排在队伍里。
陈溪拿出调令,南方军团的身份文书等,经过职方司的人确认无误,领到了一个腰牌。
腰牌正面一个“中”字,背面一个“36”的数字。
阿拉伯数字已经推行两年,军中举办学习班也有几年,陈溪虽然被整编不久,也上了几个月的学习班,数字还是认识的。
不少人追问职方司的官吏,职方司的官吏都是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只说到地方就会知晓。
众人疑惑地出了兵部,上了几辆为他们准备的马车,一路出了金陵城,来到城西北的紫山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