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剑问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事情而且还是陛下默认,绝不会就这么简单。
孙思渔点了点头,“其中还有一点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打个比方,如果公孙将军现在统领数十万大军,姑州与苏州同时陷入战乱,而且陛下下令了,这两州只要你能保住一州就行,你会率领大军增援哪一州?”
“姑州,肯定是姑州,我老家就在那里……对啊!”
公孙剑说完,他瞬间明白过来,只有士族后代任职之后,不管是肥缺还是清水衙门,都是为了士族着想。如果大批寒门士子坐在高位,不乏像杨烈臣那样和士族同流合污的人,也不缺为心系百姓之人,那这些人就与士族们的利益起了冲突。
孙思渔摊开手掌,拿过那一堆白玉碎片说道:“这就是寒门士子,虽然他们没有金玉其外但是不至于败絮其中,他们往往更能心系百姓,为天下人做事,而那些士族们,只想着如何能将自己身上的花纹,变得更好看一些,更华贵一些,这些白玉便少了许多。”
孙思渔又拿过青花瓷碎片,“这是真正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公孙剑挠了挠头,“难道所有士族都是这般?就没有真正能有为了子民谋福利的士族?”
如果真是这样,那公孙剑心中的那片小天地就要崩塌了,自己在沙场上拼死拼活保住江山社稷,难不成就是为了那些士族贵人们能够更好的压迫百姓?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平定了这一波叛乱,还会有下一波叛乱,窟窿补不上,那就会乱子不断,迟早有一天,不是这种一波一波的谋逆,二十大周各地揭竿而起,让大周皇权死无葬身之地!
孙思渔摆了摆手,“正如我所说的,寒门士子中不缺与士族狼狈为奸的宵小,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更轻而易举的去欺骗百姓,我现在都有些怀疑杨烈臣是不是这样的人。”
公孙剑与杨烈臣共事过,准确来说是在他的旗下一同抵挡西蜀叛军,那时他能感觉到杨烈臣的家国情怀,但是是人都会变,就如同赵苟同这般,杨烈臣已经深入那口大染缸,还想出淤泥而不染,那就轮到他死无葬身之地了。
孙思渔继续道:“寒门有宵小,那士族中也有真正为百姓着想的人,比如工部尚书程春林,老爷子今年已经甲子年岁,去年刚过了六十大寿,一辈子都在为国操劳,要知道,整个大周官场,最属工部、户部最容易贪赃,户部别人不知,但是工部在老爷子手下,不论是宫内建造皇庭,还是地方灾城重建,他都会身体力行,为国库省下不少银两的同时,灾城重建的还能比之前更好,他与丞相张玄林,内阁大学士楚汉林并称大周三林,庇荫大周长盛不衰。”
公孙剑听后也是一阵激昂在胸口中荡漾,有这样的官员,才是大周之幸事,才能让这些军伍中人看到的未来不是一片黑暗,还是有些亮光指的去期许。
孙思渔将青花瓷和白玉碎片合在一起,“我现在宗旨就是,如果能让士族和寒门联合起来就更好了,寒门不管士族贪婪,士族不问寒门是非,这才是最盛景况,大家如果都各自退一步,士族们少赚一些的同时,也能保证大周长治久安,何乐而不为呢。”
公孙剑点了点头,说是少赚,其实在普通人眼里那已经是巨款了,沉淀的时间堪比大周国祚的士族们,他们家中的银子,用金山银山来形容也不为过,银子已经多到不能用几百万上千万两来形容了,都是祖上到现在一笔一笔“辛苦”攒出来的。
公孙剑开口道:“我觉得现在应该离孙先生的目标更近了一步,陛下估计已经看到了士族把控官场这种拉帮结派的苗头不对,想要变革一番,现在正在助长稷上学府的实力,对不对?”
孙思渔点了点头,“不久之前国子监作为士族们的镀金池,还在一直打压稷上学府,甚至那几年的科举都不让稷上学府的学生过考,故意找麻烦,现在好多了,面前不仅送来了许多孤本书籍的摘抄本,还给了我一个独一无二的知府,这表明陛下已经有想法想要扶持稷上学府了,你国子监有二品内阁大学士,我稷上学府也有个品级不输你的知府,算是旗鼓相当,以后不管是科考还是入仕,都好办了一些。”
公孙剑撇了撇嘴,“陛下仅是有想法?”
孙思渔哈哈大笑,“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另一个方面,是关于天人三境三教九流的,孙某不才,实力还是有一些的。”
“孙先生又谦虚了。”
孙思渔闻言摇了摇头,嘴角有些古怪的意味,“你小子说我‘谦虚、自谦’很多次了,难不成我还要跟你爽朗一笑,说上几句粗鄙之语才好?”
公孙剑哑然,没想到孙大儒也会开玩笑,不过话说回来,我说你谦虚还真没什么毛病,换一个没有实力的人在这,看看他能谦虚两句吗,谦虚是有实力的人才能做的事,没实力谦虚那叫不识趣。
不过他还是有些恶趣味的想象着,如果孙思渔真的说出一句“老子就是厉害”之类的话,那该是怎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