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就算了,万一自己砍了某个戍边的大将家里人,人家直接来一个里通外国,把他国士兵放进了境内。
那到时候,整个国家不就乱了套吗。
打到最后,人家大臣和世家都可以投降,难道你一个皇帝也可以投降。
就算人家接受了你的投降,那也得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弄死你。
大家总以为做纣王挺好的,可大家也该知道纣王的最后下场。
如果不是天下君主都弄出来一个什么君为纲常的正统口号,你信不信沈鸿连登基都费劲。
唱戏的太子,这尼玛的玩呢?
正所谓:前人不省,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不鉴之,亦复后人哀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前人犯了错误,后人感到了悲哀,可他没有引以为鉴,继续犯了这个错误,那么后来人也会对他感到悲哀。
现代人思想的沈鸿,可不想享了几年福,然后跟明朝的崇祯似得,吊在树上打秋千,便宜了大辫子们。
当然了,经历了逼宫事件,他的心已经冷了,也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该下刀子的时候,也不会手软。
不然,别人以为你好欺负,到时候,做个傀儡皇帝舒坦怎么着?
也是在此时,他终于感觉到了做皇帝真的挺难的……
闲话多了,回归正题。
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这些官吏,沈鸿一个没杀,全发配出去种地去了。
毕竟,在古代的人口不多,平白砍了他们不是便宜他们了吗,就让他们种地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养尊处优惯了,让这些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种地,那下场绝对好不到哪去,这也是沈鸿特意营造的结果。
不过,当抄家回来的周贯,把抄出来的东西一说,沈鸿立马改了自己的判决。
改成了全部灭族。
对于这个判决,就算有人不服也不行了,因为这犯忌讳。
无他,当一袋袋摆在大堂外的粮食袋子,还有几千件堆成小山一般的兵器甲胄出现在眼中时,哪怕沈鸿不说话,在场的大臣们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老王头再也不说话了,而是两眼放射着愤怒的火焰,盯着刘善。
可刘善在听到沈鸿命人抄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果,再加上一顿胖揍,早就奄奄一息了。
不过,有趣的是,在抄他们家时,周贯还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看完了这些账本跟密信,沈鸿胸膛都要气炸了。
因为,几个商人竟然都是别国派来的。
对于细作,哪怕就是在现代,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好下场。沈鸿当成就让人把这几个商人给剁了。
这些也就罢了。
可是,刘善竟然仗着身份,把今年乃至三年前刚刚置换的新兵器甲胄,全部原封不动的低价买了出去。
本来一套百余两的甲胄,竟然被他二十两就给卖了。
而且,这竟然不是第一次交易。
看着账本上面总结出来的三百万两收益,沈鸿气的肝都疼了。
这不是挖墙角叛国是什么。
沈鸿眯着眼睛盯着老王头,淡淡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