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着离开后,靠在太师椅上,沈鸿捏着太阳穴发起了呆,在心中想着自己这些日子都干了什么来,离着跟魏国死磕的条件还差多少。
首先来说,政权方面呢,自己收归了十四卫,勉强收归了岳、益二州守将,提拔了新人新将领。文官体系中,革除了权利最大,根系最深的贾正津。
发掘出了左淑、慕珺等人制衡他的余部裙带官员。
使用瓷器收益,拉拢了整个庞大的朝廷上下官员。
只需要瓷器继续下去,收益出来了,毫不客气的说,整个朝堂上的话语权,最终都会落在自己手里。
兵权上,南诏那里有二十万新军,十万车池嫡系,暂且算上岳、益州钟定、高廓的三十万大军,再加上燕都十四卫的十四万大军,钦州俞简制衡着的八万老兵,整个燕国一百四十万大军,自己就掌握了一大半。
如果打仗的话,有四十四余万忠实的士兵拥趸支持。
唯一有些吃不准的,就是巨献,因为,他们家族的巨苛,是溪州守将,节制一方,溪州也是通往魏国的门户。
如果此人叛变了,那魏国之兵便能长驱直入,不到一月,便能打到燕都。
不过,也不用担心,等有时间了,好好敲打一番,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能用就用,藏私心了,就给他踢出利益集体。
不过,有着瓷器利益牵制,这巨献老小子或许让他老实一点吧。
实在不行……
要不,把他闺女巨樱弄进宫睡了再说……
兵种方面,自己弄出了重步兵与重骑兵,还有弩军与投石车远程军队。
这四支队伍别看人少,全加起来只有不到三万人,可把他们撒到战场上,却是能改写战局的存在。
假如国内有人叛乱,这两万多人只需出动一半,覆灭乱军,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接下来,还会有巨盾兵、长枪兵、轻骑兵、轻甲兵、盾甲兵等各式兵种出现。
如果钢铁出来了,给嫡系军队装备上精良的钢铁武器,钢铁甲胄,那简直就是所向披靡的陆地绞肉机啊。
若是想彻底掌握燕国,那么首先就得先掌握金钱。
新币的发行,这一招就很不错。
但是人口方面来说,跟魏国比,要差上不少。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口不足,总不能使“大棚”现扣吧。
这些东西看似很多,可是一旦吃了败仗,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弄不好,自己的“暴君”之名,会被人利用,再次掀起一波反抗热潮。
下一步呢,得先收归境内矿山,和收归土地。
不过,矿山与土地自古都是世家的经济命脉,世家方面得了瓷器,或许、大概、可能会松口吧。
要是不松口,到时候,找个茬子祸祸他们一遍再说。
假如自己如果想动他们的命脉,手中的力量必须得足,不仅得足,还得携带着巨大的威望,才能逼他们就范。
结果饶了一圈下来后,沈鸿发现啊,要想做成这两件事,根子还是在南诏。
摇了摇头,他笑了。
没想到啊,一个小小的南诏,竟然成了自己与各世家博弈的筹码。
如果能完美的收归南诏,并且抵御住了周边大国的发难,那么,这两件事情,谁反对也不好使。
毕竟自己开疆拓土的功绩,谁也不敢抹杀。
车池等人占据南诏三洲之地,所安排的民生政策,就是在试探世家们的反应。
只要南诏能顺利的把这种政策施行下去几年,那么国内的百姓们得知后心里就会不平衡。
届时,自己不就顺理成章的用大义压制世家,在境内推行减赋税、均土地的政策了吗?
又转了一圈后,南诏又成了重中之重,这可真让自己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