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事宜传播开之后,无论是谁,都对此事抱着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冲淡了官制改革的事情。
圣旨四月底发出,途径两个月后,传到了燕国境内三十九洲,又经过了三个月等待赶路的学子们,金秋十月,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们在燕都汇聚了。
到了这里后,沈鸿一个命令,令全部的学子们气愤不已,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因为,皇帝的命令是,今次考试的文字使用新燕文,也就是简体字,除了此文字外,其他的试卷上书写别的文字,都不再资格之内。
没办法,现在大燕牛叉啊,一口气灭了三国,现在疆域大得很,说是北方国度,除西戎以外最大的国度一点都不为过。
只不过这个国度的人口太少了,跟赵、夏、周三国一比,连一半的一半都不够。
但是没办法,人家军事力量强大啊,有钱啊,不满意的可以不考,没人逼着不是。
就这么的,一心钻营的学子们,又开始了学习新燕文。
不仅仅他们开始学习上新燕文了,就连一系列的官员们都开始学习上了。
没办法不学习,因为,这个竟然成了官员们年终绩效考核的一条……
有前几年的发酵,原燕国十二州的学子们有些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学习一些文字还是可以的,也有时间消耗。
但是,原三国境内的学子们没有,他们不但不知道要考什么,更加不知道什么新燕文。
但为了当官,一群学子们那硬是先学旧燕文,在学新燕文。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差点没把他们逼疯喽。
不过呢,经过这个大浪淘沙之后,相信留下来的学子,各个都该是人中龙凤了。
为了公平起见,沈鸿特意把这次的科考当成了恩科来进行。
也就是说,这次的科举不列入正式考试名额,但考试成绩依旧有效,成绩优异者,也能得到相应的官员资格。
下一场正式考试,也确定了下来,在每年的乡试过后第一个月。
春季。
得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啊,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们,才算是松了口气,最起码的,这次的恩科不成,下次也有机会了不是。
至于要经过什么乡试、县试什么的,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按部就班,从头开考。
若想再次参加殿试,也行,你来个三连中在学习一年,明年就可以了,若是其中有一场没中,不好意思,加油吧您内。
在或者,期待着皇帝陛下,下次的恩科吧。
不过呢,燕国现在占据了这么大的底盘,管理上的人肯定是不够的,相信这个恩科说不定几个月之后又得来一次呢。
有了各地学子们的加入,燕都一下子变得兴盛了起来。
白天,大街上人流摩肩接踵,做生意的,卖艺的,烧火打铁的声音,那是喧嚣不绝。
到了晚上,不早点寻找民居客栈,那就只能睡大街了。
有商业头脑的人,立马拿出了钱财,在燕都城内,或者在城外开始了兴修客栈、酒楼。
连带之下,各种作坊,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燕都内外就呈现出了一片盛事景象。
让那些前来做生意的各国商人们,看的惊叹不已,连连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