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芳把户口从宋家村迁过来,然后村里又补了她一亩多地,自然她在娘家的地也随着户口的迁出被掐掉了。
如今不用下地了,宋秋芳和林国安就专心的侍弄家里的猪。
除此之外宋秋芳还得忙针线活,她的针线也是极好的,除了会做针线外她还会织毛衣。
她知道听雪喜欢粉红色,所以她买了一些粉红色的毛线,先给听雪织了一条围巾,然后又给她织了一件毛衣。
自从嫁过来宋秋芳很少回娘家了,三天回门回去一次,过了一个月又回去了一次。
眼看又一个月没有回了。
原本宋秋芳是不打算这几天回的,但这几天她总觉得浑身不舒服,贪睡,浑身没劲的,加上例假推迟,作为一个结婚的小媳妇她自然会多想一些了,她决定回去跟母亲说说这件事。
宋秋芳没有让林国安陪着自己回娘家,她自己骑摩托车回去。
宋母看到小女儿回来心里头自然高兴的很,但嘴上还是嗔怪;“你咋又回来了,没事儿别老回来。”
宋父也说你妈说的对,你结婚了就该好好和女婿过日子,老往娘家跑算咋回事啊。
农村的父母都特别传统,觉得闺女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人了,你回娘家就是来做客的,自然不合适老往娘家跑了。
结婚了还老回娘家的女人在农村的话都被说成是不过日子的坏媳妇,如果有婆婆的话,面对隔三差五就回娘家的儿媳妇那是厌恶极了的。
若这个婆婆有些不讲究的话,就会拿着儿媳妇老回娘家这个事儿添油加醋的到处败坏。
宋秋芳的父母那都是老实厚道的,他们就希望几个女儿都能踏踏实实跟夫婿过日子,在婆家当个好媳妇,女儿名声好了自然他们当父母的脸上才有光。
宋秋芳陪着父母拉了一会儿家常,然后就拽着宋母的手到了里头,她红着脸把自己身体最近觉得不舒坦以及例假推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生过五个孩子,自认为经验丰富的宋母听完女儿说的这些状况后第一反应就是小芳,你这是怀孕了啊。
宋秋芳;“我寻思着让娘陪我去医院查查。”
宋母说好。
接下来宋母就换了一身出门才会穿的衣裳,然后坐在宋秋芳的摩托车上去了县城。
她们到了县医院,然后直奔妇产科。
按照流程做了相应的检查。
不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
一个四十来岁面无表情的女大夫指着化验单对宋秋芳说你这怀孕了,一个来月了,两个胎印,你这是怀了双胞胎。
宋秋芳“……”
“大夫,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女儿真的怀了双胞胎吗?”因为太激动宋母的声音都微微颤抖。
双胞胎啊,那很稀罕的。
宋母活了一把岁数见过的双胞胎都不超过五对,能生双胞胎的那都是特别有福气的,她不相信女儿会有这样的好福气能怀双胞胎。
面对宋母的疑问大夫很郑重的回答道;“检查结果还能有错吗,宋女士的确是怀了双胞胎,胎像不错,但还是得注意休息,最好每月都能来检查一次。我知道你们农村都习惯在家里生,你最好别这样。”
宋秋芳忙点点头,激动的说大夫,你放心吧,我会好好休息,定期来检查,绝对不在家里生的。
母女俩欢欢喜喜的离开了医院,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宋秋芳请母亲去饭馆儿吃了一顿。
把母亲送回家后宋秋芳就回了大河村,她要尽快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林国安。
宋秋芳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有福气,嫁了个疼自己的好男人,而且还怀上了双胞胎。
当年她跟第一个对象定亲后出了车祸,右腿跛了,哪怕她再会干活,性格再好,对方还是毫不留情的跟她退婚了,最让宋秋芳恶心的是那男的跟自己退婚后竟然跟她最好的朋友好上了,他们俩马上就订婚,然后结婚。
其实那个女人没有自己高,没有自己白,做的针线也没有自己好,烙的煎饼更没有自己好,就因为她的腿不跛,所以她就压了宋秋芳一头。
她失去了对象,同时也失去了一个从小一起玩儿着长大的好朋友。
之后陆续有人给宋秋芳介绍对象,但那些对象不是太穷就是太丑,她一个未婚的竟然还给她介绍带了俩拖油瓶的老鳏夫。
她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醉最不幸的那个人了,没想到老天垂怜,自己遇到了林国安这样一个有经济基础,而且人品还特别好的男人,这对双胞胎更是给她苦尽甘来,时来运转锦上添花了。